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明代玉雕“马上封侯”
(2016-01-13 18:37:02)
标签:
明代玉器
马上封侯
猴年文物
|
分类:
古玉
|
“明前看造型,清后看玉质”,这是很多资深古玉收藏者的秘密。明代及以前,古玉存世量很少,材质或者为和田籽玉,或者为地方玉,几乎不太可能挑剔玉质。虽然和田山料已经于景泰年间进入中原,但是那时候和田山料比和田籽玉更为难采,尺寸又较大,几乎都成了皇宫大型玉雕的材料,民间很难找到。清代及以后,和田山料大规模开采,占比已经超过90%,于是就有必要挑剔一下玉质。
马上封侯是玉雕常见题材。不过据我们的经验,明代及以前的玉雕马上封侯很难找到。这件玉雕是马年时为马年文物而找到的,将近两年了,没有新的收获。明前看造型,鉴定时主要看马的造型和猴子造型。

耳朵前倾,耳前一缕披鬃,耳后三至四缕披鬃,嘴角两道笑纹,这是典型的明代马头的造型。

猴子的脑袋呈现“覆斗型”,也就是脑袋轮廓好像侧置的米斗,这是很多明代玉雕动物的头型。

既然叫马上封侯,肯定还有一只蜜蜂。这只蜜蜂在马嘴上,猴两手之间。

明代及之前的和田玉大多数为和田籽玉。这匹马的左后蹄上,留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皮。理论上,明前玉雕不看玉质,实际上在辨伪时还是看玉质的,如果玉质为和田山料,则要非常小心。鉴定操作上,明代玉雕的材质,山料还不如地方玉更让人宽心。

这件玉器的通长为10.9厘米,通高为7厘米,通厚为4.1厘米,在籽玉中算比较大的。雕工比较粗糙。这是典型的“粗大明”。
参考资料一:和田地区博物馆清代玉猴

和田籽玉。玉体存在原生黑色斑。
参考资料二:佳士得香港1995年秋拍明代玉马

玉体存在原生褐色条纹。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