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时期的玉币

标签:
玉币王莽杂谈 |
分类: 古玉 |
参考资料:出土玉币
1、西汉玉币
西汉 玉币
直径3.5、方孔1.1-1.2、厚0.3厘米
陕西省西安市北郊明珠花园汉墓出土,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白玉,微泛黄,圆形扁平体,方孔,通体光素无纹,没有使用的痕迹,也没有抛光。
2、六朝玉币
玉币 六朝
北京市昌平区清河绒毯厂外窑堆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白玉质,润洁光亮,方孔圆钱式,钱廓微隆起,两面碾琢减地阳起楷书,一面为“野游重光”四字,一面为“疾疫鬼名”。字纹中夹有土锈,玉币方孔,边廓的锐感及“野”字虽有汉代遗风,但琢刻的朱文楷书,字体方正清雅,刀法平直流畅,正是六朝时期篆刻的特点,这枚玉币为辟邪乞福而作,后作冥钱。
3、五代玉币
玉钱、玉龟 五代
玉钱:直径2.5厘米
玉龟:长2.3厘米
浙江省杭州市雷峰塔地宫出土,现藏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玉钱为白玉,表面微沁为棕黄色,一面仿铜钱刻“开元通宝”字样,另一面为素面,玉龟灰白色玉,表面有红色土沁。为立体圆雕,龟的形象雕琢细腻生动。
南唐开元通宝。注意两者的“开”字不一样。这枚玉币字体与南唐开元通宝很接近,属于仿真币。
4、北宋玉币
玉币 宋代
直径2.8厘米
北京房山长沟峪金代石椁墓出土,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白玉质地,莹润光亮,圆形方孔钱,阴刻楷体“政和通宝”四字,两面钱纹相同,“政和”是北宋徽宗的年号,在金墓出土“政和通宝”玉币尚属首次,它为研究汉代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