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2013-08-30 17:21:37)
标签:

杂谈

李黄高岭

大洲高岭

星子高岭

分类: 明清瓷器

    乾隆晚期至民国的景德镇瓷器所采用的高岭土主要为李黄高龄、大洲高龄和星子高岭。对景德镇境内各高岭土矿进行调查,除麻仓外,古高岭矿仅高龄山、李黄、大洲三地区。高岭始开于明万历,李黄始开于清乾隆后期,大州始开清嘉庆。三地的始开年代,几乎均有文献可考。庐山星子高岭当崛起於高岭、李黄封禁之后,夏姓开挖当在嘉庆左右。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圆明园出土文物展2010,乾隆

 

    李黄高龄与明砂高龄并存了一段时期,以补充明砂高岭之缺乏。乾隆五十九年(1794),李黄高龄被官方勒令封禁,也就是说,李黄高龄只存在乾隆晚期。目前还没有听说有人能够准确辨认李黄高龄的瓷器(包括我们自己)。不过,还是存在一些辨认线索:即乾隆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具有明显特点。如果一件乾隆款瓷器,其胎骨特征明显不属于明砂高龄或星子高岭,但是胎釉结合处具有明显乾隆特征,则应怀疑是李黄高龄的乾隆瓷器。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廉颇老矣》博友是国内外一线拍卖公司的老客户,可以获得这些拍卖公司的高清晰特写照片。上下两图是一件乾隆窑变釉瓷器的底图。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从窑变釉的线状红蓝流釉及胎釉结合处看,这是乾隆本朝瓷器。但是,其胎骨明显不是明砂高龄,也不是星子高岭,我们认为也许是李黄高龄。参见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e9323b0102e5cz.html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圆明园出土文物展2010,道光

 

    明砂、李黄高岭土封禁之际,景德镇开始使用大洲高岭土。但因地表土层较厚,矿体较深,开采困难,产量很低,淘洗出土率较低(13%左右),不久便大量采用星子高岭。清朝末年,便无人问津。1940年,星子县为日军侵占,星子高岭供应困难,遂由私人组织开采大洲高岭土,1945年后又告中断。1958年,景德镇市陶瓷原料管理局组建大洲瓷土矿,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1959年正式投产,以后因建大洲水电站等原因也曾二次关闭。至1972年后,大洲高岭土的生产才得到稳定发展。平均年产精选高岭土8000吨,采用水力冲浆采矿和水旋分离过筛选矿新工艺,使高岭土细度达到99.5%。全矿区除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所属大洲瓷土矿外,还有区、乡、集体经营开采者,1985年有龙潭、小岭、茅山、板坑、幸福等五个矿区,大多是露天开采,最多时职工达到1000余人,目前仍继续开采。大洲高岭土与星子高岭在嘉庆、道光、咸丰时期存在一段并用期,那些一看就不是星子高岭胎骨的瓷器,应该怀疑属于大洲高岭土。我们对于这个时期的瓷器缺乏研究,这里只是说一下历史,并不提示怎样鉴定。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故宫监制的高仿瓷器。这位女士可能想低下头看胎,展示者却不让她如愿。
 

    星子高岭于清嘉庆年间就已开采,当时年产量在300吨—700吨左右,道光廿年(1841年)全面封禁停采,此后不久因景德镇制瓷大量需要高岭土而恢复开采。1940年因日本军侵占星子县,星子高岭土被迫停产,民国36年(1947)复产后只有27个厂,生产萧条。1952年由9家白土厂联合成立星庐瓷土矿,以后成立了国营星庐瓷土矿。1986年生产高岭土16000吨,成为景德镇主要的高岭土原料生产基地。目前查明总储量达260万吨,再生产数百年没问题。

漫话李黄、大洲、星子高岭土
故宫监制的高仿瓷器,经常在各地办展览。有机会去看一下胎骨。


 

    星子高岭是比较容易辨别的,家中使用的景德镇产日用碗盘以及地摊上一眼假的仿古清代瓷均为星子高岭土制作。实话实说,古瓷收藏极像赌石,无论拍卖公司还是古玩店出来的瓷器,多数胎骨处有污垢,其中不少康熙、雍正、乾隆款的瓷器洗净以后呈现星子高岭特征,属于仿品。就胎骨而言,从嘉庆到现代高仿品的瓷器都采用过星子高岭,据说顶级高手可以轻松而准确区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宣统、民国、文革前及文革后瓷器,我们对此敬佩不已(因为我们不能准确辨认),我们目前尚不知他们凭什么鉴定点进行区分,这大概就是差距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