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游学英伦 |
一早10点半按时到图书馆参加学习小组活动,今天可能因为时间早,总共来了不到七,八个人,其中一个是以前做公司人事的同学,她一直是学习小组中的积极份子,不但提供自己整理的理论阶段图表,这次的阅读她也做了很多阅读小结,更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然真的把CHECKLAND的软系统思维理论那本书从头到底都看完了,而且打算对IMAGE OF ORGANIZATION这本书采取每天睡前看一章的策略,这样的速度和投入我实在无法企及,光CHECKLAND那本书第一章的软系统理论30年回顾, 这篇打算拿来交下周一BOOK REVIEW的文章,我都还没有看完呢,更别说我书架上其他或买或借的书了,因为,光看打印出来的其他材料就已经很多了,更别说那些英文写的很复杂的学术文章,都是不懂的术语和人名,就算你用嘴巴念的方式看完人家10页的小论文,你都不明白他到底说了什么。相比之下,觉得以前看CIC同学们的研究报告是件 非常EASY的事情了。大家分享和概括了CHECKLAND这本书的一些主要内容,由于好些人并没有读这份材料,讨论并不太积极。其实大家是因为我12点 有课才提早开始的,我发过邮件打算今天自己第一个说,把上次没讲的一个CASE分析一下,总不好意思分享完别人的成果,自己什么贡献不做就拍屁股走人吧,所以,最后自己还是忍不住发了言,不但说了上次看的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个关于组织变革和组织能力发展的案例,也说了自己实际工作中面临的状况。当我说到自 己就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工作时,大家非常感兴趣,也就此开始了新的一些讨论。
不过,到了12点我还是要赶去上EAP的英文辅导课,今天的2个小时主要讲论文中的一些用词问题,其实老师讲课很清楚,但实际能覆盖到的内容不多,可能也 因此这个课程比较轻松啦。下午3点就是昨天回邮件给我的Ali的课,在门口碰到她,和她闲聊了几句,不过一到上课,我又完全进入了“陌生的世界”,什么也 不明白,连她布置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下节课做演示也没意识到,还是下了课那个同学来找我才搞明白。然后又是系里的讲座,请了英国政府内阁直属的研究机构的人员来讲政府沟通的问题,其中提到了很多网络互动沟通的问题,听到很多熟悉的单词如WEB 2.0, PEOPLE ENGAGEMENT等等,可以感受到自己的研究领域确实是走在时代的前沿的,也是各大公司乃至政府现在面临的挑战和变革。不过老实说,演讲者语速非常快,自己到的晚坐在最后一排,还是听不太明白,不是因为讲座结束还有小点心吃,我估计是坐不到最后的啦。
回宿舍前,和同班的中国同学聊天,涵子告诉我她上周末情绪非常低落,因为上课听不懂,觉得很可能这个硕士读不出来,对不起父母,后来她和很多人聊了,情绪才好起来。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在究竟该如何渡过这一年时光,如何对待“读书”这个问题上开始挣扎。如果自己的精神状况(和睡眠很相关)不好,就上课听不懂看书看不懂,然后就开始信心不足,情绪低落,不得不逼自己再看书,但是这样更看不懂。反之,有时候上课听懂了,书看懂了,和同学们聊得很欢,情绪就 很好,信心又恢复了。于是这两周多来自己就在这种波折中渡过,还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读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