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1月11日- “2小时”对比“1小时”

(2009-03-28 04:28: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游学英伦

我回上海那几天很冷,工作很忙,家里朋友应酬也烦,反觉得想回伦敦,暖和,清静。然而,回来了,一切时安适的,可是不再新鲜了,又显得有些寂寞了。人就是如此的矛盾,在生活中对比,在对比中生活。

如同今天下午上的两堂课一样,“2小时”对比“1小时”,却是如此天差地别。今天前两个小时是上定性分析,由于自己做市场研究时主要偏的是定量分析,所以一直很期待对定性分析的更系统化理解,然而当最终确认今天的讲师就是所谓“RESISTENCE”理论的专家,那个课堂我公然“挑战”过的MARTIN教授时,我已经开始觉得有如嚼蜡了。而事实确实如此,2个小时的课,我不停的看表,他讲课太理论化,程式老套,你想理解也无法理解。而且不光是我,终于下课后,那个阿根廷同学MAIA就和我说,她发觉今天坐错了位置,太前面了,老师看着她,害的她不能干别的事情,下次一定要坐到二楼去。

接下来本来有两小时的课是讲现代社会人们工作模式改变及其带来的问题的,老师就是那次上课一拿起“黑莓”就遇到的火警的BARRY。然而,到教室发现这周的课改成5点开始,这就意味着这周只上一个小时,然后又辗转换教室等,才最终坐定下来上课,但即使是折腾良久,BARRY一上来讲话,大家的视线就被吸引 住了,他又和我们介绍了他的生平,他的3个孩子,他在J.P.MORGAN当TALENT MANAGER的经历,他现在的公司,以及他为什么对讲这个课一直抱有兴趣的原由,然后说到现在工作模式在时间和空间跨度上的改变,他这学期课程的整体架构等等。他会很自然的倚在课桌旁,用亲切的语调和生动的例子来引入话题,让你的思路不得不被他带动和吸引,更别说看表计较时间了。如此的一个小时,可以过 得自然而充实,和前面的两个小时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可见,一个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整堂课质量的影响之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