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07年9月25日-文化,奢侈品,聚会-中秋在伦敦
(2007-09-26 07:07:56)
今天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重新意识到这点是早上接到老爸的电话,才想起时差的问题,立马跑出正在游览的大英博物馆给几个奶奶和羊宝宝打电话。然后重新回到这个“宝物”王国,今天不但中国馆是开放的,而且正在做的特殊展览是秦代兵马俑,博物馆门口可见大幅的海报和宣传,门票要12磅,没有进去看,直接去了埃及馆和中国馆,对比去过的埃及博物馆,故宫博物馆,这里的馆藏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很多人说,去大英博物馆,就是去看看英国人从各个国家抢走的宝物,果不奇然,这里的埃及壁画雕塑绝对是精品,更别提著名的罗塞塔石了,而中国馆内的各种瓷器玉器,唐三彩更是美仑美奂,里面还有个中国玉器7000年的特展,更表达出中国古代文明悠久历史。粗粗看了两大展馆已经快中午了,走得也累了,狗狗还是很兴奋,觉得这是整个伦敦他唯一想看的地方,决定后面两天每天都来。等他去买午饭的间隙,我独自坐在博物馆门口,看着很多孩子在嬉戏和很多觅食的鸽子正飞舞,说不出的一种感觉,是充实,被这里祥和的气氛所感染,因为和很多坐在草地周围啃着三明治的求知者一起很踏实舒适;又是一种空虚,面对这么厚实的历史和文化,我觉得自己真的非常贫乏,不敢去看,因为越看越觉得自己无知。也许以后我会比狗狗花更多的时间来这里,希望可以真实的去补充这些对“文化”的感悟。也许当年英国人的掠夺是野蛮的,但如今他保存和整理了全世界的发展历史,把他庄重的放在这里,免费供大家观瞻也算是一种沈默的救赎吧!
不知道奢侈品和文化算不算近义词,而大英博物馆旁边就是以奢侈品销售闻名的牛津街,按照旅游的通常路线,我们出了博物馆自然也开始逛起了牛津街,没有看太多的品牌店,而是去了一些英国人多去的中档服装和内衣店,了解一些服饰的价格,结果翻开很多衣服的标签都是MADE
IN
CHINA,不知道算不算种遗憾。简单买了几样东西后已经4点多了,由于晚上有聚会,就没有按计划走到牛津街的那头海德公园,直接坐地铁回了宿舍。
中秋节最重要的节目就是志奋领伦敦同学聚会了。所有在伦敦读书的9个华东区志奋领今天都到齐了,还有两个家属代表,大家谈的很热闹,主要是最初的一些安排,如何在伦敦生活和开销,有些同学已经上课了,语言问题和紧张的课时还是对大家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唐人街,中餐馆,中秋节,聚会,吃月饼,在英国享受一下这样的聚会虽然奢侈去很难得,真希望我们这些志奋领们一路走好,快乐丰收。
文化,奢侈品,聚会,今天有很多不同的关键词,而让我想得很多的是这一年非常短,这么有限的时间我用来做什么,真的要做些只有在这一年内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多读些书,真切的认识历史,感悟社会发展,人文变革,了解西方社会有价值的和发达的认知,更好的研读自己选的这个课题“社会心理学”,从而发现自己和未来;至于省钱,奢侈品采购,为旅游而旅游可能都是其次的东西,因为后者以后机会还很多。
MADE IN
CHINA,这个词也是今天很深刻的标签,博物馆的馆藏,英国品牌衣服的产地,中秋传统的缔造者,你可以看到CHINA的痕迹比比皆是,而其实这个痕迹最多的地方在自己心里。好些人说英国人非常高傲,心里实际很看不起中国“猪”,这样的结论来英国前和现在听到很多,而我的认为却是:“你越觉得别人看不起你,你就会看别人对你做什么事情都觉得他是在贬低你,其实何苦呢?他可以看不起你,你也可以看不起他,本来大家都是平等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看的起你自己”。外国,外国人其实没什么了不起,只是你自己太把他和他的态度评价当回事情了,伦敦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外国人,其实没有必要把这么“见外”的啦!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