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11月26日-青春的华章-朗朗在伦敦

(2007-12-14 08:57:30)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等待朗朗的在ROYAL HARVEST HALL的这场钢琴独奏会已经快一个月了,早早买好的学生优惠票一直贴在书桌前的墙上,这可是我第一次到南岸中心的演奏大厅里听音乐会,而且这第一次就挑了"朗朗"。在国内由于羊宝宝学琴,也关心过这些年青钢琴家的故事,看过对他的采访,而今坐到演奏大厅,看他走到台中央的钢琴旁,听到全场欢迎的掌声雷动,心中更是涌起一阵骄傲来,而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我就一直坐在那里,全神贯注的享受着这篇“青春的华章”

       朗朗的第一曲比较舒缓,我的座位不是很靠前,弱音总是“捡”不到,而从场内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也可以感觉到很多人有些失望的反馈;幸好,第二首是朗朗拿手的激昂的曲调,力度和节奏加上他的表演一气呵成,全场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切变的顺利起来,朗朗的状态也越来越好。由于是自己的同胞在他乡表演,中场时我特别关心四周的讨论,听别人的评价,大多人还是比较满意和享受,但是也提到不知道是音乐厅本身音效的问题还是钢琴家弹奏的问题,变奏时的弱音很不明显,没有尽善尽美的体现出来。

       上半场朗朗在台前走动时只是鞠躬,没有说任何话。而下半场一出来他就开口了,原来是要介绍接下来连奏的中国传统曲调,他用英文介绍了四首用中国古今广为流传的乐曲改编的钢琴曲的名字,比如彩云追月等,用英文解释起来还挺有趣的。不知道他其他的独奏音乐会上会否有这样的中国乐曲的弹奏,总觉得这个安排非常独特,在伦敦的音乐厅里听到中国人弹奏的熟悉的乡音,真的很感动,很难得。

       下半场,朗朗的发挥明显比上半场更好,全场几百号人都非常安静的听他弹,看他弹。因为他弹琴的样子和神情非常特别,不但让你看到娴熟的技巧,更让你感觉到他整个人浸淫到钢琴中,和钢琴和琴声完全融合在一起。速度快和节奏性非常强的段落是他最拿手的,他会用脚的踩踏去和音,手指,身体和脸部的表情会完全的契合曲调的氛围,让你感觉不出哪个是他,哪个是钢琴,让你一直呼吸着他琴音中那青春而热烈的生命力。和很多钢琴大师弹奏手法和情绪不同,朗朗让你觉得既不老练也不生涩,不柔情似水,也非狂野奔放,而是那种凝聚在青春中独有的热忱和感召力,让你和他一起激荡,为他久久感动。

       下半场正式曲目结束,全场观众起立久久不肯离去,朗朗就这样连续三次被观众的掌声重新召唤到台前,继续演奏。而谢幕后,音乐厅门口就已经排起了购买他CD的长长的队伍,很多人感慨朗朗才25岁就如此才华卓著,感慨他独特的演奏状态,回寝室路上,走在朱彼力桥上,还可以听到散场观众兴奋的评论。而之于我,在聆听这篇青春的华章之后,有的是骄傲,感动,更是一种幸福,一份久违的满足感。尤其,为了今天获得的这份独特享受,回去路上还买了一大罐哈根达斯,希望把这份甜蜜的幸福好好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