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直:怎样对待叛逆的孩子

(2011-10-21 09:53:59)
标签:

郑直

逆反心理

女性培训

思维方式

过来人

育儿

分类: 魅力女性培训网



郑直:怎样对待
叛逆的孩子
 
 
  在青春的路口,曾经有那么一条小路若隐若现,召唤着他。
  母亲拦住他:“那条路走不得。”
  他不信。
“我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你有什么不信?”
“既然你能从那条路上走过,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弯路。”
“但是我喜欢,而且我不怕。”
 
母亲心疼地看他好久,然后叹口气:“好吧,你这个倔强的孩子,那条路很难走,一路小心。”
 
上路后,他发现母亲没有骗他,那的确是条弯路,他碰壁,摔跟头,有时碰得头破血流,但他不停地走,终于走过来了。
 
坐下来喘息的时候,他看见一位朋友,自然很年轻,正站在他当年的路口。
 
他忍不住喊:“那条路走不得!”
 
她不信。
 
“我母亲就是从那条路上走过来的,我也是。”
 
“既然你们都可以从那条路上走过来,我为什么不能?”
 
“我不想让你走同样的弯路。”
 
“但是我喜欢。”
 
他看了看她,看了看自己,然后笑了:“一路小心!”
 
他很感激她,她让他发现自己不再年轻,已经开始扮演“过来人”的角色,同时患有“过来人”常患的“拦路癖”。
 
案例中的他显然是6号怀疑论者。
 
这样的孩子怀疑、否定一切,如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守则遵纪消极抑制、蔑视对抗,等等。
 
他们不喜欢说教式、强迫性、指责性、填鸭式的教育,单纯的说教在他们身上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相反,这样做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就像文中的“他”,不听妈妈劝告,一定要走那条弯路。
 
我们都知道,逆反心理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逆反心理经常地、反复地呈现,就构成一种狭隘的心理定式,无论何时何地都与常理背道而驰。逆反心理往往是孤陋寡闻、妄自尊大、偏激和头脑简单的产物。
 
魅力女性培训网郑直老师说:若想使6号人格的孩子不再叛逆,最好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使他们增长见识,这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知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人避免固执和偏激。
 
郑直精华课程《性格芳疗工作坊》祝您生活美满、事业成功!

 

http://s15/middle/6299687dgafc55c4b064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