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阅读笔记
(2010-10-25 13:27: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瑜伽知识 |
瑜伽的起源
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梵语词根(Yuj),有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的意思,即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加以引导和运用,让个体可以与神性联结。一开始是一种内省方式,和冥想方式,最早应用与祭祀仪式。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印度教最古老的经文里《吠陀经》(“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智慧”的意思),经文形式主要是祭祀颂歌和诗歌,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神灵、婚姻、战争等各个方面。诞生与公元前18世纪到15世纪,相当与中国的商朝,那会儿还是奴隶制和甲骨文的时期。
《吠陀经》也在不断被丰富和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奥义书》出现,里面说明了瑜伽的发展,也是瑜伽教义的起源。于此同时,帕坦伽利的《瑜伽经》也成型,主要记载185条瑜伽的教义箴言。比如描述瑜伽是什么,如何修行等等。
瑜伽和印度教
瑜伽和印度教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术语,都起源于《吠陀经》。瑜伽是描绘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体系, 是众多代表吠陀真理的哲学流派的一种。被有的典籍描绘成一种和谐、适度工作的智慧。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瑜伽修行的八个方法和阶段
为了达到瑜伽修行的结果,根据人的不同性格和优势,可以选择不同的修行方式,通过身体姿势、呼吸练习、精神休息最终达到对自我精神的完全掌控。这些方法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途径修行。比如有的人通过工作和责任发现内心的自我,有的人通过奉献找到神性,有的人通过知识和智慧来实现。
1、道德戒律,5种禁忌来规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不杀生、不欺骗等)
2、自制,是人的外在言行、人及关系方面的规范(洁净、知足、自省等)
3、姿势,就是身体的练习
4、呼吸,就是一系列的呼吸方法
5、意识,就是定心排除外界干扰
6、专注,就是集中精力
7、冥想,将意识和灵魂结合
8、心神合一,就是发现内心的自我,探求神性的灵魂
可以看出,瑜伽的修行,可以是出世也可以是入世的,可以通过身体的扭转来帮助理解,也可以自然领悟。
但是基本的原则是,无论是那一种修行,都要遵从一些戒律,比如非暴力,洁净,知足等等~
人生何处不修行啊~
瑜伽(Yoga)这个词来自梵语词根(Yuj),有联合、加入、结合和束缚的意思,即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加以引导和运用,让个体可以与神性联结。一开始是一种内省方式,和冥想方式,最早应用与祭祀仪式。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印度教最古老的经文里《吠陀经》(“吠陀”的意思是“知识”、“智慧”的意思),经文形式主要是祭祀颂歌和诗歌,内容包括天文、地理、神灵、婚姻、战争等各个方面。诞生与公元前18世纪到15世纪,相当与中国的商朝,那会儿还是奴隶制和甲骨文的时期。
《吠陀经》也在不断被丰富和发展,在公元前6世纪,《奥义书》出现,里面说明了瑜伽的发展,也是瑜伽教义的起源。于此同时,帕坦伽利的《瑜伽经》也成型,主要记载185条瑜伽的教义箴言。比如描述瑜伽是什么,如何修行等等。
瑜伽和印度教
瑜伽和印度教不是一回事。虽然他们有共同的语言、术语,都起源于《吠陀经》。瑜伽是描绘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体系, 是众多代表吠陀真理的哲学流派的一种。被有的典籍描绘成一种和谐、适度工作的智慧。
印度教是印度的国教,由婆罗门教发展而来,认为善恶有因果,灵魂有轮回。主张禁欲和苦行,以达到灵魂的净化。还主张非暴力,不杀生,即使踩死一只蚂蚁也是不仁。因而印度教教徒一般是吃素,最保守的印度教教徒甚至连鸡蛋都不吃。
瑜伽修行的八个方法和阶段
为了达到瑜伽修行的结果,根据人的不同性格和优势,可以选择不同的修行方式,通过身体姿势、呼吸练习、精神休息最终达到对自我精神的完全掌控。这些方法可以选择一种,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途径修行。比如有的人通过工作和责任发现内心的自我,有的人通过奉献找到神性,有的人通过知识和智慧来实现。
1、道德戒律,5种禁忌来规范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比如不杀生、不欺骗等)
2、自制,是人的外在言行、人及关系方面的规范(洁净、知足、自省等)
3、姿势,就是身体的练习
4、呼吸,就是一系列的呼吸方法
5、意识,就是定心排除外界干扰
6、专注,就是集中精力
7、冥想,将意识和灵魂结合
8、心神合一,就是发现内心的自我,探求神性的灵魂
可以看出,瑜伽的修行,可以是出世也可以是入世的,可以通过身体的扭转来帮助理解,也可以自然领悟。
但是基本的原则是,无论是那一种修行,都要遵从一些戒律,比如非暴力,洁净,知足等等~
人生何处不修行啊~
后一篇:肚皮舞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