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抓住网络文章好看的诀窍——代入感
(2013-07-19 17:30:19)
标签:
铺垫立场奇遇环境描写不可能it |
分类: 工作 |
代入感是什么?我看了很多帖子,给出的观点也是五花八门。今天我也来说说我的观点。
代入感这问题比较麻烦,谈代入感之前,我先来说说爽快感。在爽快感出现的时候,读者会自动代入。也就是说这爽快感必然包涵了代入感。如何写代入感,抛开其他先不说,作者只要写一些让读者爽快的情节,代入感自然就有了。同样的道理,这虐主能让读者郁闷,这也是代入产生的结果,那这作者要想自己的文有代入感,同样写一些虐主的情节,这代入感也就有了。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这代入感说到底是一种感觉,一种读者的感受。主角在情节中的感受,如果读者感觉的到,那么这文就有代入感。
代入感是读者阅读时的距离感,主要是情节发展和人物行为能否与读者产生共鸣。读者希望那个情节发生,于是这个情节发生了,代入感就有了。作者最主要的是要引导读者的阅读欲望。
代入感我将他分为两类:主动代入和被动代入。
作者写文,当主角出现的时候,读者会自动代入主角,不管这主角身份地位实力势力性别相貌等等因素。这样的代入就是主动代入。一个文,如果开始没出主角,而是写其他人,读者同样能代入自己以为是主角的人物。只是在主角真正出现的时候,这读者就会很别扭,因为代入感冲突了。如果一个文开篇没出主角,但写的很好,那就会出现以上我说的场景。而一个文写的一般的话,作者也会因为读者开始的主动代入而让这文拥有代入感。要是开篇没出主角?那作者必须重新刻画描写一番而使读者能正常代入,这也就是被动代入。所以开篇必须出主角的。
代入感的来源是那里?代入感的产生。
读者阅读有四种需要:
1、阅读情绪
2、阅读快感
3、阅读欲望
4、阅读期待
而这读者的需要就是代入感的来源。也就是让文与读者的感官产生共鸣,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
其实很多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都不会考虑这代入感。只要一篇文没有出现破坏代入感的东西,那这代入感因为开篇读者主动代入的原因,这问题是不存在的。而当这代入被破坏之后,作者才会考虑如何增强代入。所以,这避免代入破坏就是作者必须注意的地方了。这我等会再说,先来说说这代入感如何写出来的问题。
办法有很多,写爽点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办法。这是利用读者来主动代入的办法来增加代入感。
其次还有被动代入。如何利用?就是细节描写了。用一些细节将读者的注意力拉住。这细节可以是情节上的,也可以是人物和环境上的。
单独说这描写手法也是不准确的,要整体考虑。
首先是挑起读者的阅读需要。这里常见的方法是挖坑埋伏笔出悬念。
当读者起了兴趣后再去满足他们,这样就能产生代入了。比如,文中单独出现环境描写是不被接受的。而在写之前,作者就要先引出一定悬念。
“某某地方是怎么怎么样的。”和“某某地方是什么。那里怎么怎么样。”
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来,后者要比前者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其他的描写也是如此。单纯描写某人某事某物,读者可能不知所云,以为作者是在灌水。而在前面先提出一些悬念,读者就会在阅读中寻找答案。
阅读需要被调动后,这代入感也是随之而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将这些写出来就可以了。
如何避免代入感被破坏。我自己总结了一下:
1文中不能出现各种矛盾。这个主要是在人物方面的,其他地方也有,但一般就算是出现了也不会很明显。
2情节不轻易挑战读者底线。这无论是道德还是智商或者其他的底线,都是不允许的。遇见这样的情况作者要坚决避免。特别是道德底线,杀人可以但吃人不行。有人会说《永生》吃人。可是永生在刻画吃人场景的时候,他是将读者的视线完全拉开了,并没有去直接说这主角是在吃人。这处理方法我这也说说吧。人吃人是不能的。但,如果将人做了肥料来种菜,那这菜能吃?先吃人形的妖魔,而等大家都接受了之后,那后面就不用多做刻画了,直接一笔带过就好。这样的情节也是能接受了。详细描写在这里反而会出事。
3没有铺垫和悬念等,读者的欲望还没有产生就直接出情节。这代入感说来说去还是以读者的需要为本的,读者没有需要的时候,无论写什么都是没用的。而引导读者去需要,就是铺垫和悬念等东西的作用了。没这个,一切情节都会被读者当成是灌水。读者为不被淹死就会拒绝代入。
4上帝视角和作者的旁白。上帝视角是绝对不能出现的,而旁白也是要尽量避免的。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应该将这些问题用主角视角或者配角视角来解决。比如一些世界背景,用主角的心理或者旁人的谈话等来描写。而不是作者直接给出来。
比如,情节虐主虽然是破坏代入的东西,但因为本身有代入才会让读者感觉郁闷,所以这代入感是慢慢消减的。要重新获得就是写爆发,写出爽点。如果不写爽点的话,那就只能考虑细节,将这本来很郁闷的情节无视掉,让这情节过去。举例:主角被诬陷进了监狱。作者如果写主角在监狱的遭遇或者说是反派的庆祝,朋友的担心,那就会让读者不爽,而转去写朋友准备营救,主角出狱后的反击,或者是主角在监狱有了奇遇,那就能拉回读者的视线。
被动代入重要的是有意识的去写一些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东西。这有助于重新建立代入感。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欲望,配合的去进行细节描写。举例:主角被追杀,这是一般性不爽情节,对代入感有一定影响。而被追杀的主角情绪是怎样的?如果作者能细节方面描写一下,就能转移读者视线,将这代入感重新建立起来。相反,如果说不写,这代入就会持续下降。这里的描写也同样要无视不爽的方面,写写能让读者接受的方面。比如这里写紧张恐惧就不行,要写谨慎小心,写正面情绪。
完全没有代入感的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的。要是到了那种程度,那么无论作者如何努力也是没用的。因为读者在那种情况下可能已经将这书扔掉不看了。补救也已经来不及了。
代入感的强弱。
这个要说清楚很麻烦,主要是因为这个不能被数字化。所有能影响代入的东西都会对代入感的强弱产生影响。作者要去控制的话只能是尽可能的增强代入感。代入感是文与读者的共鸣。这个共鸣在发生的时候,会有一种距离感。零距离的话就说明这代入完美。而读者要是感觉有距离存在的话,作者就需要增强代入感了。
代入感的转移。
前面提到,开篇不出主角,同样有代入感。那么这代入感肯定不是只能代入主角。大多数情况下,读者代入的当然是主角。可一本小说不可能一直在描写主角,如何在主角不出现的时候也同样有代入感,而当主角出现的时候又不会代入冲突?这就是代入转移的问题了。如何有代入感我前面说了,这里主要就说说这代入如何顺利转移。
说起来,处理的办法也简单。
1、代入的对象和主角有必然联系。比如这穿越前和穿越后。比如男主和女主。比如主角和反派。【这里的反派不是那种马上被拍死的对象。很多文都有插入敌对势力开会密谋的情节,这就是了。密谋对象是主角,代入感再强烈,而出发点还是主角。这样就没有代入冲突了。很多文都会在反派立场写一些场景。这样写就会导致最终主角踩反派的时候,读者会有一种感觉上的冲突,主角行为也会被一定程度束缚。】
2、代入环境或者物品。景物描写很多时候是必须的,这里因为是客观的事物,和主角本身不可能有冲突,自然转移代入也没冲突。
降低代入的作用。
强的代入感并不一定是好事。当一些虐主场景出现的时候,这时候就要提前使用一定方式来降低代入。场景过去后再提升代入。降低总是比提升简单。所以,有必要研究一下这降低代入的办法,来让后面的提升更容易简单。不至于最后会导致读者大量流失。这样的情节能直接无视掉最好,可是当避免不了的时候,就只能出歪招了。
一般方法是旁白、铺垫。旁白最能打击代入感,必要的时候使用大量旁白就能将代入降低【有争议的歪理一套一套的,读者稀里糊涂了,这情节也就过去了。】只是这里有的度的把握。铺垫就是给读者一个缓冲。在开始前,读者已经有预感了,这接受起来也就简单了。当然这样的情节还是必须快速结束的。
进行一些与主角和情节无关的描写也能将这代入降低。读者的注意力被分散后就赶快将不爽情节结束,进入正常情节。【类似灌水,灌完了情节已经结束了。重回主线也没什么大影响。】
最后还有就是多次使用类似情节导致读者阅读疲劳。疲劳后,读者的注意力也就不那么集中了。再虐的情节也会麻木的。
后一篇:半纸流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