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参观过承德避暑山庄,特别留意过其中的土尔扈特东归展。毛必扬先生借助于档案——包括满文档案——撰写的《略述土尔扈特部回归》一文提供了此段历史的细节(注略):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十一月初五日,土尔扈特人民杀死了沙皇派来监视他们的官员,驱赶着全部牲畜,由伏尔加河下游渡过乌拉尔河,朝着祖国奔来。
土尔扈特归来之事,清政府事前丝毫不知。乾隆三十六年三月间,署理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清廷奏报:“俄罗斯康格里克图拉地方派人来告,准噶尔作乱时,厄鲁特等相继投入我俄罗斯,在我处游牧。去年十二月,此等厄鲁特叛离我俄罗斯,掠我两个驿站而去。叛离者约有四万之众,实数不详。其中有温布、郭尔卓辉属民,亦有旧土尔扈特……。”清廷接到奏折后才得知土尔扈特都已在举族返回祖国途中。
乾隆皇帝对土尔扈特回归之事非常重视,立即作出了收留安抚所有回归土尔扈特的决定,其中包括舍楞、老张扎布等朝廷的要犯。并针对沙俄索取土尔扈特的无理要求,阐明了清廷的态度。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帝谕令署理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伊犁将军伊勒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安泰、科布多参赞大臣积福、书景阿等西北边境各将:“前我大军分路进剿,平定准噶尔时,确有零星厄鲁特等逃入俄罗斯境内。今看得,俄罗斯将进入伊界之厄鲁特人叫做出逃之人。此等厄鲁特人于俄罗斯地方无法居住下去,方才掠卡出走。倘若抵达我界,即准其入界,并应好生安抚,准其居住。此等厄鲁特等诚心来投,若俄罗斯等来我界索取,则可告之:此等厄鲁特乌粱海本系准噶尔所属,前我大军平定准噶尔时,伊等逃入尔界,尔理当归还我方。今伊犁等地即已平定,悉为我大圣主之土,此等厄鲁特乌粱海亦为我属民。伊等逃入尔界后,尔方理应立即将其送返我方,不该容留。况且尔若真诚优待伊等,伊等岂肯出逃?今其来投我大圣主,断不可给还……”
……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土尔扈特部台吉策伯克多尔济率百余人先行抵达伊犁河南边的察林河,与前来迎接的清朝官兵相会。六月初三日,伊犁将军伊勒图会见了策伯克多尔济等七人,向他们转达了乾隆帝的问侯。策伯克多尔济等见到祖国的亲人后非常激动,奉献了给皇上的托特文文书和马匹等礼品。六月初九日,渥巴锡、舍楞、老张扎布、巴木巴尔等十二人亦抵达伊犁,见到了早侯于此的伊勒图和舒赫德。……
渥巴锡等人倾吐了土尔扈特人民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叙述了征程的艰辛。他们说:……经商议,我等决定乘此机会回归祖国。原准备与额济勒河北岸之土尔扈特人一同返回,但因是年冬暖,河水不冻,故未能等待,而率南岸十七万余土尔扈特等先行启赴祖国。同来人中有土尔扈特三万数千户,十五万余人;和硕特二千余户,一万余人;绰罗斯、辉特及喇嘛随从二千户,一万余人。回归途中,俄罗斯派兵数万追赶,且又指使哈萨克阿布赉、阿布尔必斯出兵阻截;沿途又遭哈萨克、布鲁特抢掠,使我人畜损失惨重。我等经哈萨克草原,绕巴尔喀什湖,进戈壁潍,十几日无水草,许多牲畜倒毙。加之断粮,食坏肉而死者甚多,又因饮牲畜血而使瘟疫流行。马牛多有倒毙,许多人只好步行,今尚未到达。
……据《优恤土尔扈特碑文》记载,新疆、甘肃、陕西、宁夏及内蒙古等地各族人民捐给土尔扈特部的大量物品,计有:马牛羊二十余万头、米麦四万多石、茶二方余封、羊裘五万余件、棉布六万余匹、棉花近六万斤、毡庐四百余具。这些数字还不包括从哈密、辟展购办的三万头牲畜和土尔扈特初到伊犁时赈赡的茶米等物。所有这些对于饥寒交迫中的土尔扈特人民真象雪中送炭,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
土尔扈特到达之后,清政府暂将他们安置在斋尔等地过冬,将同来的和硕特人安置在济尔噶郎地区过冬。同时,清政府还派舒赫德等人,选择水草丰盛之地,划给土尔扈特部作牧场,使其能安居乐业。清政府决定:渥巴锡所属的旧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的后裔),分东西南北四路,共十旗,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北和西边游牧,归伊犁将军管辖;舍楞所属新土尔扈特(和鄂尔勒克叔父卫衮察布察齐的后裔),分二旗,由舍楞统领,准其所请,允许在科布多地区游牧,属科布多大臣管辖,归定边左副将军节制;随渥巴锡同来的和硕特恭格贝勒自巴图色特启勒图盟,附于旧土尔扈特南路。还有一些无头领的厄鲁特人暂留于伊犁。至此,西北的蒙古各部全部统一在清朝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土尔扈特到达伊犁之后,乾隆帝便谕令舒赫德等,挑选其重要台吉到避暑山庄觐见。舒赫德奉命选出了十二名台吉、一名喇嘛。其中有旧土尔扈特台吉: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额墨根乌把什、巴木巴尔之子达木拜扎勒桑(巴木巴尔因本人年高,请求准其子代去,获准)、默们图、喇嘛罗卜藏扎勒桑;新土尔扈特台吉:舍楞、老张扎布、沙喇扣肯、德勒德什;和硕特台吉:雅兰丕尔、根郭诺尔布(出发前因患伤寒耗请求弟恭格代去,获准);绰罗斯台吉:三达克之子忌泽(三达克因年高,请求准其子代去,获准)。
乾隆三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舒赫德率领瀑巴锡等十三人,及其跟役四十四名,自伊犁启程,经乌鲁木齐、巴里坤沿口而来。时乾隆帝特派御前大臣亲王固伦额驸色布倍巴勒珠尔,赶赴巴里坤接替舒赫德,让舒赫德仍回伊犁。同时,指令沿途各驿站热情款待,不得怠慢。渥巴锡等从巴里坤经哈密、肃州、凉州、宁夏、大同至宣化,然后由怀安县直北出张家口,自察哈尔旗赴避暑山庄。
是年秋天,渥巴锡一行十二人(老张扎布于途中病故)在清廷官员的护遗下,来到了热河木兰围场。九月初八日,他们在伊绵峪觐见了先期到达这里的乾隆帝。乾隆帝用蒙语同他们进行交谈,询问渥巴锡从俄国归来的情形及土尔扈特的历史。渥巴锡倾吐了对祖国的思念想往之情。乾隆帝为嘉奖他们的诚意,赏赐鞍马橐鞬、顶带冠服,让他们一同观看围猎。九月初九日重阳节,乾隆帝赐宴招待土尔扈特台吉及随来的蒙古王公以及所有随从。席间,各部首领共叙友情,立志要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乾隆帝回到避暑山庄之后,又在澹泊敬诚殿接见渥巴锡等,并多次在万树园举行盛大灯宴火戏,还召集著名画师将此盛况绘图留念。九月十四日,乾隆帝在澹泊敬诚殿召见渥巴锡等人,为表彰他们“率数万人跋涉远途,不辞劳瘁,归诚效顺”,特加恩赐以封爵。封渥巴锡为乌讷恩素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策伯克多尔济为乌讷恩紊珠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布延图亲王、舍楞为青色特奇勒图新土尔扈特部弼里克图郡王、巴木巴尔为毕锡勒哷勒图郡王,余者也都依次封爵……
这一年,正值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乾隆帝特带渥巴锡等前去参加瞻礼,并与来自喀尔喀蒙古、内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参加朝觐和瞻礼的各族首领欢聚一堂,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帝还命在普陀宗乘之庙内立起两块巨型石碑,上面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以志其事。
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及清政府对他们的妥善安置,证明了清康乾时期政治的空前稳定。土尔扈特人民的回归,对于稳定西北边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东归塔与东归英雄
补读相关历史背景后,对于巴州——包括巴州的历史地理——有了新的认识:著名的和静县(含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和天鹅湖等)与和硕县(含今博湖县及博斯腾湖)均为当年赐封东归英雄的封地。据巴州官网介绍:
巴州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东邻甘肃、青海,南倚昆仑山与西藏相接;西连新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北以天山为界与伊犁、塔城、昌吉、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等地州市相连。 ……全州行政区划47.15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区,相当于苏浙闽赣四省面积之和。
巴州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开发历史。丝绸之路南中两道均通过巴州。西域三十六国在巴州境内有若羌、且末、小宛、山国、乌垒、仑头、渠犁、焉耆、危须等11个“城国”和“行国”。
巴音郭楞之最:
中国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辖八县一市,地域辽阔。首府库尔勒市,素有“塞外小江南”之美誉。
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
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从西向东横穿大漠而过。
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水域面积988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高山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总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
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巴音布鲁克天鹅湖自然保护区,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
中国唯一的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区东南,面积1700平方公里。
中国最大的胡杨林保护区——塔里木河流域原生胡杨林,总面积3880平方公里。
世界上建于流动沙漠中最长的等级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全长522公里,横贯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
……
(因发文受阻,自审后陆续补录,请朋友们谅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