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硅化木的记忆——法大与新疆渊源小考(二)

(2022-05-14 10:45:47)
标签:

法大

新疆

校友会

校友

邓树明

(二)

据刘广安兄留言,“道法自然”石柱柱文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李永君检察长。查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官网得知,李永君检察长系中国政法大学1983级校友,入疆时间为2018年。

请教新疆校友会1991届校友靳律师后获悉,学校1987年开始从新疆地区招收本科生,也就是说,从1991年起,中国政法大学有了返疆的本校校友。更早以前新疆是否有法大校友,限于资料不详。

本人有过与“新疆早期校友”交往的经历,可以为“新疆校友”的历史作点补充。

1985年,本人本科毕业于母校。是年,本人同班亲同学邓树明响应国家号召,赴新疆工作。硅化木的记忆——法大与新疆渊源小考(二)

前排右三(黄框内)为时任班长的邓树明同学

本人曾奉法学院领导之命代为搜集法学院院史资料,有幸查阅到37年前的珍贵文献——《中国政法大学校报》(以下简称《校报》)。1985530日《校报》载有一篇报道,题为《年轻的共产党员》,在此摘录部分文字如下:

邓树明报名去新疆了

他没有和家里商量,就交了赴新疆工作申请书。

他是否决定得太急了?参加了两次新疆招贤会,他就决定了。他开玩笑地说:“我吃了一把葡萄干就决定去新疆了。”对他的决定,同学们并不感到突然。虽然四年中他没有流露去边疆工作的思想,连他自己的想法也是在“招贤团”来后才产生的。

他实在是太普通了,普通得象泥土,象岩石,象他生长的遵化山区。黑黑的脸膛,神情活泼,没有那种逼人的风采,还戴副眼镜,个子不高,也缺乏风度。如果有特殊之处的话,只有他那显得比常人略大的头,那使他做出不寻常的决定的头脑,总在思索的头脑。

三年级的时候,班干改选,他以最多票当选为班长。他的年龄,却得从班里倒着排。

当学生干部都意味着什么?多干,没有享受的权利,有的只是责任,热心为同学服务,却不一定得到好评。

……

他借来几本《新疆青年》、《可爱的新疆》之类的书翻阅,让心中的汹涌波涛平息下来。他向党组织写了赴新疆工作决心书,他是一个快满预备期的党员。

“我自愿到艰苦的边疆去工作,这不是感情冲动,而是经过慎重和理智思索的。八十年代的青年是思考的一代,进取的一代,更是开拓的一代。我希望自己能在边疆经过艰苦的磨练,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材……”

他不愿意宣传他的事,报道稿写出来又让他删节得不成样子。在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没有通过他把稿子写出来,尽管他坚决不透露任何事。

                                       (寇峰 冯增书)硅化木的记忆——法大与新疆渊源小考(二)

报道翻拍件硅化木的记忆——法大与新疆渊源小考(二)

邓树明发言(翻拍件)

与上文作者之一、亲同学寇峰通话后得知,邓树明毕业后先后在新疆组织部、轻工厅工作,后做律师。毕业后邓树明曾参加过一次在北京的同学聚会,音容笑貌历历在目。不幸的是,几年之后患病离世,英年早逝令人唏嘘。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从复校之后算起,母校校友赴新疆工作的时间也不会晚于1985年。

如果我的记忆无误,1985届毕业生赴大西北工作的有潘小达、吕站会等同学,赴新疆的还有张殿学同学。邓树明、张殿学同学的履历见证了校园里两处著名的景观——“法治天下”碑和“道法自然”石柱——的天然联系,也可谓校庆之际校史里的一段佳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