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图木舒克——以汉代为重点(一)
标签:
图木舒克市博物馆汉代文物“补课” |
图木舒克机场,本人摄于3月9日
作为一名因孤陋寡闻对图木舒克一无所知的“新居民”,最好的“补课”方式是走进图木舒克市的博物馆和图书馆等。于是,抵达之后的第三天——即本月11日,带着好奇和期待,本人走进了“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走进之后才发现,此馆是三馆合一:既是图木舒克市博物馆,也是图木舒克市图书馆,还是该市的文化馆。
图木舒克图书馆
馆名“新疆屯垦历史博物馆”体现了该馆的特色——“屯垦”。其“前言”云:
新疆两千多年的屯垦史,浓缩在这座博物馆中,二千多平方米的展陈面积中,一楼展示了汉代到清代的屯垦历史,二楼和三楼则回溯了兵团和三师图木舒克市的屯垦历史,从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屯垦戍边画卷……
也许与博物馆的特色——屯垦——有关,文字介绍从汉代起步: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增进了中央对西域的了解。公元前105年,汉朝两伐西域大宛,胜败皆因粮草。公元前101年,大将李广利攻取轮台、渠犁,驻军屯田,以为久计。
汉朝先后在胘台、轮台、渠犁、伊循、北胥鞬(今图木舒克市)等地进行屯田。公元前60年,汉宣帝置西域都护府,天山南北、葱岭以东广大地区正式纳入汉朝版图。都护府下设戊己校尉主管屯田。东汉沿袭西汉成例。汉代在西域的屯垦,前后经历了两百余年。汉朝屯垦促进了西域与祖国内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稳固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控发挥了主要作用。
汉代的历史人物画像和介绍,如张謇、郑吉、班超等,生动具体,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2000年前的时光。
张謇图像和文字介绍
历史地图——特别是边疆形势图、丝绸之路图、屯田分布图颇具专业水准,汉代的新疆、南疆乃至图木舒克(北胥鞬)等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历史人物的活动轨迹也因此而清晰可辨。
文字见图,红圆圈内为今图木舒克
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展示了西汉在新疆屯垦分布地区表、西域屯田管理系统,读者可由此了解斯时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乃至经济组织和政治组织等。
文字见图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博物馆展示的馆藏汉代文物琳琅满目:夹砂陶罐、单耳红陶罐、铜印、玉印、铜箭镞、五铢、石磨、陶器盖、石刻佛首等,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结合前述文字、图表、图像介绍,近距离观摩推测为当地出土(或搜集)的“古物”更有现场感!
石刻佛首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