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真人生——观《萨勒姆的女巫》有感

标签:
萨勒姆女巫米勒善良 |
临近年末,有机会与家人观看了一场小范围的话剧《萨勒姆的女巫》,很有触动。
意犹未尽,在网上看了改编的电影《激情年代》,确实精彩。
感觉作者阿瑟米勒不一般,一查果然有震撼之感。
米勒去世后(2005年,享年90岁),百老汇在演出启幕时灭灯致哀。
米勒是美国当代杰出的戏剧大师,被誉为“美国戏剧的良心”。1981年,在米勒的建议下,黄佐临将《萨勒姆的女巫》首次搬上中国舞台,在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连演50多场。1983年,在曹禺和英若成的邀请下,米勒来华执导他的名剧《推销员之死》,英若成执笔翻译并主演,演出非常成功。另一主演朱琳回忆道,米勒不让我掉眼泪,要让观众哭。米勒还曾是梦露的丈夫,被称为美国最聪明的男人与最漂亮的女人的结合。
回到《萨勒姆的女巫》,剧本源自美国1692年马萨诸塞州萨勒姆镇的一件真实的案子,作者只对个别人物和情节做了变动。剧中情节跌宕起伏,主角普罗克托在良心与谎言、名声与真诚、生与死之间备受煎熬,正应了该剧的英文直译:炼狱。剧中对宗教(主要指新教)和法律的描述与批评极具深意。当普罗克托对法庭说:“你扯下了天堂,却高举了妓女,”紧接着仰天长叹:”上帝死了!“剧情达到了高潮。
普罗克托的妻子伊丽莎白低调而平和,不多的台词却有极重的分量:他得回了自己的善良,神不会答应我再去取走的。
今年是米勒诞辰100周年,岁末第一次看米勒的剧也许是巧合。2016年的阅读计划里,米勒不容错过,这一次绝不是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