觐石诗评《评溯之七绝敦煌有怀3》
七绝《敦煌有怀3》
文:溯之
孤城望断长安阙,白雁歌悲塞上沙。
玉兔无将牵挂递,箫声怎得落梅花。
译:敦煌古城孤零零地矗立在边塞,望断长安路;大雁鸣哭了漫漫黄沙;如果月亮再不传递家人的牵挂,可让边塞将士还怎么傲雪凌霜啊?
2023年5月14日笔
觐石简评:
这首七言绝句,语言质朴,思路清晰,转合自然。尤其是以反问收尾,增添了诗句的魅力,提高了诗的境界。
当然,也有不足之处:一,作者忽略了语言环境下用词的准确性。比如“玉兔”这个词语,是一种俏皮、可爱、活泼的格调,和整首诗苍凉、悲壮、孤寂的格调有冲突;二,以个性代共性用词。比如“白雁”、“无将”,这两个词历史上文人诗句中出现过,但是极少,已经失去了它再入诗的资格。前者可以用“大雁”代替,后者也可以用其它词语取代其生涩;三,整首诗四句均采用了隐喻手法,这就需要作者在某个关键环节(转、合的时候)用词虚实相应,以免给读者造成模糊视觉。比如“牵挂”、“怎得”。这两个词语单看没任何问题,可一旦放在这首诗的句子里,容易引起读者理解偏差:“谁的牵挂?”、“箫声为什么要得到落梅花?”;四,用典的突出性弱。“落梅花”,正名叫“梅花落”。汉乐府古曲,以赞美梅花傲雪、独立、勇于抗争的精神为主题。用在这里,又加上“怎得”的用词模糊,典的涵义分散了,虚弱了。
这首诗的写作难度很高,起承对仗,转合设、问,以作者二十一岁的阅历来说很不容易。我个人意见在考场上,还是以完整、扣题、无错、简单四大原则为准。下面你想怎么发挥才气、增加难度都行,考场上就别扯淡了吧。该诗修改如下——
七绝《敦煌有怀3》
文:溯之(平水)
孤城望断长安阙,大雁歌悲塞上沙。
冷月无暇家讯递,箫声怎唱落梅花?
觐石改溯之诗于石
缘斋书法高考课堂
2023年6月9日下午5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