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2011-04-01 19:46:42)
标签:

顾善夫

金刚经

历史

墨迹

史料

书法

书论

中国书法

争鸣

资料

轶闻

文化

分类: 宋、元、金、书法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元代顾善夫书《金刚经》

    顾善夫书《金刚经》

 

    在今国书法史上能以书而驰名者,代不过数十人而已,至于大家则更是寥若晨星,所谓“大家”,即开宗立派者也,若魏之锺繇,晋之二王,唐之欧、虞、褚、颜、柳、旭、素、宋之四家、元之赵孟頫、明之祝允明、文微明、董其昌等’况今国后代无不是字以人贵’当人们将注意力部集中在这几位大家身上时,往往忽略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他们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受到冷落。近百年来,敦煌石室今发现大量的写经以及出土的简帛、残纸、墓志、砖铭等虽出于无名氏之手,但这些原始的、初创的、富有意趣的、率真的、面目各异的作品在当今书坛中逐渐焕发出熠熠之光芒,并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碑学、帖学与民间书法三驾齐驱、成为学书之三大原料,而这一些都有赖于近现代印刷术的发达,致使信息的高度流通。当人们纵横博览、雄视古今时,又逐渐将眼光转向一些历史上比较冷僻的书家作品,试图在这块未曾被开发过的审美领域内有所收获’这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本册所载元顾善夫书小揩金刚经就是一册鲜为人知的优秀作品。
    关于顾善夫的书法史料中很少有记载。马宗霍《书林藻鉴》亦未辑录,故无从考证其书之来龙去脉。但从此册小揩来看、无疑他受到同时代赵孟頫的影响。册后题曰“皇庆三年春正月上浣之吉三教弟子顾善夫施于建业西湖之宝莲禅院。”皇庆三年为一三一四年,相距他在大德初为浙江军器提举已有十六七年,当为他晚年时为宝莲禅院所书。此卷小楷写在染色绢上,以乌丝栏打直格,通幅写得一丝不苟,点画清峻峭拔,结字于平正之中饶具姿态,显得平正而不板滞,无一懈怠之笔,想见作者在写此卷小楷时心无尘翳,指有余闲、而以虔诚之心,凝注精神于字里行间,故能首尾贯注,一气呵成。唐代有经生书,即一些以专门从事抄经为职业的书手,而历代文人墨客亦有信奉佛教偶尔抄写佛经以为功德者,前者抄经都有一定的模式,而后者则比较写意、这是二者之间的微妙差别。此卷小楷与唐人经生书迥异,更有一种丈人的书卷之气溢出于字里行间,因此在书写中更注重个性的抒发,无疑此卷作品当为历代写经中的精品。

 

    顾善夫,是活跃在元代大德年间的一个书家,名信,字善夫,晚号乐善处士,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元大德初为浙江军器提举。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谓:“信以能书称,从赵文敏公游、得其书,必镌于石,作亭匾曰‘墨妙’,晚年号乐善处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