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重告帖》拓本三种

标签:
王羲之重告帖拓本草书平安帖历史墨迹书法精品书论中国书法资料 |
分类: 魏晋、南北朝书法 |
释文:
相关新闻
王羲之作品《草书平安帖》将于11月拍卖
据报道,中国嘉德秋拍将于11月中旬举行。公司副总裁胡妍妍指出,“草书平安帖”被清乾隆皇帝盛誉为“可亚时晴”(媲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目前估价待询。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之后刻入北宋著名的“绛帖”,当时共有9行,后一分为二,即将亮相的是前半部,共4行41个字。
王羲之真迹早就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被当作真迹看待。本帖和王羲之其他墨迹一样,摹刻年代有不同推断,有称宋摹,也有疑为米芾所摹,更多的则定为唐摹。不论何者为是,由于它一再被录入各种丛帖,历代公私藏印及收藏流传历历可考,因而相当珍贵。
台北故宫藏有王羲之的“平安、何如、奉橘”三帖,其中的“平安”帖是行书兼草书作品,与将要登上拍卖场的“草书平安帖”为不同作品。
延伸阅读
书圣的41个字,价值几何?
现在,又一件流传于世的“王羲之”将出现在拍卖场上,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将在下月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上举槌。
今年春拍,黄庭坚的《砥柱铭》刚刚以令人瞠目的4.368亿元天价成为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这不禁让人们对自古就“一字千金”的王羲之名帖充满了遐想。可以肯定的是,一字绝不止“千金”。
摹本为何也珍贵
近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对外透露,在即将于11月中旬举行的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中,书圣王羲之的作品《草书平安帖》将作为最为重量级的拍品现身。“应该说《草书平安帖》是迄今为止可知的,民间流传的最好的王羲之高古摹本,是名副其实的民间国宝。”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中国书画部总经理胡妍妍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十几年前,我就听行业内的前辈说过,可能还有一件王羲之高古摹本流传于世,但是没想到这么多年之后,它竟然会在市场上出现,还竟然被我们遇到,真是幸运到不敢想象。”胡妍妍连续说了好几遍“非常幸运,幸运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其实,作为国内最早培育书法拍卖市场的几人之一,胡妍妍见过国宝级珍品无数,但是这件传说中的“王羲之”,还是让她兴奋不已。
至于这件《草书平安帖》的年代,胡妍妍表示,历史上留下过多位博学雅士品鉴的结果,比较主流的观点综合起来有三种:一是明代文嘉、孙鑛、吴其贞,清代顾复、安歧认为是唐代;二是明代王世懋和现代的徐邦达,认为是宋代;三是曾经收藏过此帖的明代文徵明和清代乾隆皇帝都认为其是王羲之真迹。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还没有证据可以确断《草书平安帖》的确切年代,但是,它绝不晚于宋代则是可以肯定的。”胡妍妍说,“自宋代以来,这件《草书平安帖》就有著录记载,尽管已经流传千年,但是这幅作品传承有序,极其难得,不仅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而且还经乾隆皇帝御题两次,并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台北故宫存有一件《行书平安帖》,与此件可称为姊妹篇。”
据胡妍妍介绍,我国古时候书法的复制法主要有四种,即响搨、临写、拓本(石刻)及刻本(木刻),其中以响搨最接近原作。所谓响搨,也称双钩廓填或双钩填墨。此次拍卖的《草书平安帖》就是双钩填墨的高古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