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

(2010-07-27 08:13:42)
标签:

北宋“二陈”

陈师锡

陈瓘

墨迹

书法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资料

书论

历史

文化

分类: 宋、元、金、书法

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

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

    陈师锡《致方迥监郡宣德执事尺牍》

 

释文:
    师锡顿首 岁晏伏承德履休佳 辱手毕 沾饷名醪 野人岂当厚赐 仁者之粟 怀惠为多 余面谢不具 师锡顿首 方迥监郡宣德执事

 

    陈师锡(1057-1125),陈师锡(1057-1125),字伯修,建阳(今属福建)人。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癸丑科佘中榜进士第三人。与陈瓘齐名,时号“二陈”。卒年六十九。《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陈师锡于熙宁年间赴廷试,奏名在甲乙之间,神宗四顾侍臣说:“此必陈师锡也!”启封一看,果然如此,擢为第三。陈师锡历官监察御史,请求记录仁宗纳谏之事与治理天下的功绩,又上疏请求废止进士学习诗词格律之令,让他们一心学习治理国家之道。 1086左右,宋哲宗采用苏轼的意见,任命陈师锡为校书郎。徽宗继位(1101)后,陈师锡自苏州召拜殿中侍御史,他上疏言道:“章邯极力诬陷司马光、吕公著,包藏祸心。今章邯犹居高位,司马光等赠谥未还,墓碑尚未恢复,愿陛下早日考虑治国方略,不要辜负朝内外众人的期望。”又言道:“翰林学士蔡京与弟蔡卞一样凶恶,迷国误朝,而蔡京好大喜功,锐意求进,日夜交结内侍国戚,准备将来大用他们,如果真的用了那些人,天下就要大乱了!弄不好连祖宗的基业都要被断送!”陈师锡出知颖、卢、二州,又受朋党的牵连,被削职为民,安置在彬州。哲宗继位,在绍圣中(1097左右),赠陈师锡直龙图阁。  
    陈师锡历官监察御史,请求记录仁宗纳谏之事与治理天下的功绩,又上疏请求废止进士学习诗词格律之令,让他们一心学习治理国家之道。元祐初(1086 左右),宋哲宗采用苏轼的意见,任命陈师锡为校书郎。哲宗继位,赠陈师锡直龙图阁。

                                                                                                  

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

    陈瓘《仲冬严寒帖》,尺牍,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瓘启 仲冬严寒 伏惟尊候万福 瓘蒙恩迁叙两官 昨日祗授 圣恩深厚 无以论报 拜命感涕而已 五八娘已成亲 十娘在后月 恐知之 七六行 谨此上问 余乞保重 不备 瓘拜上 思济使君大夫 十三姐县君 十一月廿二日    

    

    陈瓘(1057-1124),字莹中,号了斋,谥忠肃,沙县城西劝忠坊人也(今福建三明)。自幼聪明,23岁中探花,曾担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今杭州)和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务。在他当政的年代里,面对蔡京等奸臣,敢于斗真,敢于说真话,不畏权势,心胸坦荡、清正廉洁。正是由于他的一生正气和全力保护,使许多能仁志士免遭杀害,许多文化书籍才得以保存。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当年陈瓘力挽狂澜保护下来的。其事迹,《宋史》有传,理学家杨时、朱熹亦有撰文。 

  《宋史》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与陈师锡被称“二陈”,同斥蔡京、蔡卞、章敦、安敦等。虽为之忌恨,然其人品无不为之折服。因之坎坷,遭遇尤惨。四十二年间,调任凡二十三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钦宗即位,平反昭雪。其精神与岳飞、文天祥同辉,共祀于南通文庙、狼山准提庵及如皋定慧寺等处。著有《了斋集》《了斋易说》《尊尧集》《论六书》等。 

  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