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

标签:
北宋“二陈”陈师锡陈瓘墨迹书法书法艺术中国书法资料书论历史文化 |
分类: 宋、元、金、书法 |
释文:
陈师锡于熙宁年间赴廷试,奏名在甲乙之间,神宗四顾侍臣说:“此必陈师锡也!”启封一看,果然如此,擢为第三。陈师锡历官监察御史,请求记录仁宗纳谏之事与治理天下的功绩,又上疏请求废止进士学习诗词格律之令,让他们一心学习治理国家之道。
1086左右,宋哲宗采用苏轼的意见,任命陈师锡为校书郎。徽宗继位(1101)后,陈师锡自苏州召拜殿中侍御史,他上疏言道:“章邯极力诬陷司马光、吕公著,包藏祸心。今章邯犹居高位,司马光等赠谥未还,墓碑尚未恢复,愿陛下早日考虑治国方略,不要辜负朝内外众人的期望。”又言道:“翰林学士蔡京与弟蔡卞一样凶恶,迷国误朝,而蔡京好大喜功,锐意求进,日夜交结内侍国戚,准备将来大用他们,如果真的用了那些人,天下就要大乱了!弄不好连祖宗的基业都要被断送!”陈师锡出知颖、卢、二州,又受朋党的牵连,被削职为民,安置在彬州。哲宗继位,在绍圣中(1097左右),赠陈师锡直龙图阁。
释文:
《宋史》称其谏疏似陆贽,刚方似狄仁杰,明道似韩愈。与陈师锡被称“二陈”,同斥蔡京、蔡卞、章敦、安敦等。虽为之忌恨,然其人品无不为之折服。因之坎坷,遭遇尤惨。四十二年间,调任凡二十三次,经八省历十九州县。钦宗即位,平反昭雪。其精神与岳飞、文天祥同辉,共祀于南通文庙、狼山准提庵及如皋定慧寺等处。著有《了斋集》《了斋易说》《尊尧集》《论六书》等。
陈瓘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