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2010-07-24 23:14:12)
标签:

李北海

端州石室记

拓本

原石

墨迹

书法

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

资料

碑帖

法帖

分类: 隋、唐、五代书法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李北海《端州石室记》崇恩藏本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唐代李北海《端州石室记》拓本及原石
    李北海《端州石室记》原石   

 

    《端州石室记》唐代正书碑刻,李北海(李邕)书。开元十五年(727年)刻于端州七星岩。石刻整体高l.07米,宽0.79米,正文连同标题、落款共18行,满行23字,共386字,落款日期是“开元十五年正月廿五日”。
    由于石刻中央偏左有一马蹄形印记,所以又称马蹄碑。马蹄形印记始见于宋初,至清朝末年,该石刻可见文字319字,如今清晰可见文字273字,连模糊但尚可辨认的31字在内,实存304字。书法疏朗峻拔,为著名唐楷之一。

 

    李北海(678-747),即李邕,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唐朝人牛肃在其所著的笔记《纪闻》中,为我们披露了一件跟日本遣唐使团有关的秘闻:唐江夏李邕之为海州也,日本国使至海州,凡五百人,载国信。有十船,珍货数百万。邕见之,舍于馆。厚给所须,禁其出入。夜中,尽取所载而沉其船。既明,讽所馆人白云:“昨夜海潮大至,日本国船尽漂失,不知所在。”于是以其事奏之。敕下邕,令造船十艘,善水者五百人,送日本使至其国。邕既具舟具及水工。使者未发,水工辞邕。邕曰:“日本路遥,海中风浪,安能却返?前路任汝便宜从事。”送人喜。行数日,知其无备,夜尽杀之,遂归。邕又好客,养亡命数百人,所在攻劫,事露则杀之。后竟不得死,且坐其酷滥也。七十时,为宰相李林甫所忌,含冤杖杀。他工文,尤长碑颂。善行书,变王羲之法,笔法一新;并继李世民《晋祠铭》后以行书书写碑文,名重一时。其书风豪挺,结体茂密,笔画雄劲。传世作品有《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等。唐窦蒙在《述书赋注》中说:时议云:“论诗则曰王维、崔颢;论笔则王缙、李邕;祖咏、张说不得预焉。”李阳冰谓之书中仙手。其为文,长于碑颂,多自书。唐人说李邕前后撰碑八百首。杜甫诗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李北海的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恰道出李邕善学之处。《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著。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魏晋以来,碑铭刻石,都用正书撰写,入唐以后,李邕改变用行书,写碑。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高右低,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曾说:“似我者欲俗,学我者死。”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 fǔ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七月,浙江省教育厅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写字课本就采用李邕的书法字体,作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写字》课本。相信不远的将来,李字也像王字一样丰美全国。
    李北海能诗善文,工书法,尤擅长行楷书。当时的中朝衣冠以及很多寺观常以金银财帛作酬谢,请他撰文书写碑颂。他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竟达数万之多。但他却好尚义气,爱惜英才,常用这些家资来拯救孤苦,周济他人。李邕撰文书写的碑文,常请伏灵芝,黄仙鹤和元省己鑴刻。据明代杨慎的《丹铅录》考证,这三人很可能也是李邕的化名。他的传世作品有《叶有道先生碑》、《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东林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云麾将军李秀碑》。传世书迹以《岳麓寺碑》、《李思训碑》最为世人重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