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2010-05-28 23:32:11)
标签:

黄道周

孝经颂

历史墨迹

书法

传统书法

碑帖

中国书法

资料

法帖

书法精品

分类: 有明一代书法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明末黄道周《孝经颂》
     黄道周《孝经颂》局部放大

 

    《孝经颂》作于明崇祯十三年(1641年)春,是黄道周晚年之作。此书法取法钟繇,具有古厚奇崛风韵,笔法简直,结构多用古隶奇字,又有老拙之韵味。


 

    黄道周(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末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民族英雄。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后抗清,被俘殉国,谥忠烈。

    黄道周通天文、理数诸书。工书善画,诗文、隶草皆自成一家。世人尊称之“黄圣人”、“石斋先生”。著作甚丰,有《儒行集传》、《石斋集》、《易象正义》、《春秋揆》、《孝经集传》等。
  黄道周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三十八岁(天启二年、1622年)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隆武朝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和兵部尚书等职。他是在明末阶级矛盾和建州叛乱十分尖锐激烈的时刻登上政治舞台的。黄道周因支持钱龙锡,连奏三疏。崇桢见疏大怒,将其降三级调用。道周以国事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刚直不阿,敢言直谏,前后三十疏,直到被革除官职,甚至洽罪入狱,表现了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情怀。晚年,他受命于危难之时,自请募兵北上抗清,在向江西婺源进军中,于牛头岭首战告捷,但终困后援不继,孤军深入而失败,在童家坊被俘。清军得黄道周,认为胜过占领几个州的土地,设宴招待,派人说降,均被他严词斥责和讽刺,并绝食以示必死之志。就义那天,他谈笑风生,从容为人挥亳酣书。临刑前,他咬破指头,血书“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时顺洽三年(一六四六)三月初五,谥忠烈。

  黄道周先后讲学于浙江大涤、漳浦明诚堂、漳州紫阳、龙溪邺业等书院,培养了大批有学问有气节的人才。他勤于著述,钻研儒学,成书几十种,后人辑成《黄漳浦先生全集》,他能书尚画,书法自成一体,影响很大。清代著名学者蔡世远概括其一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渊博的学问可比邵雍,忠贞为国直言敢谏可比李纲,慷慨赴难从容就义可比文天祥。黄道周就义后,邑人在其出生地铜山深井村旧居设神牌祭祀,在其执教的明诚堂设馆纪念。相传在他就义后十年,有人在武夷山林里,看见一个黄衫朱履的老者策杖优游于林泉间,酷似黄圣人。于是为之建庙崇祀,享受人阅香火。人们视黄道周为神,尊称「助顺将军、,以避清廷忌视。乾隆年间,有黄姓移民奉其香火人台,在艋舳竹巷尾建小庙供奉。台北市康定路也有助顺将军庙,专祀黄圣人。

  明代书法,在承接元代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明代书法家们大都取法高远,以晋唐书法为学习对象,并有新的发展。明代后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的美学观、价值观兴起,更是达到了个性化的高峰。这期间涌现了一批大师,如徐渭、董其昌、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等。黄道周字幼平,号石斋,福建漳州人。他生于1585年,卒于1646年,南明弘光帝时任礼部尚书,后来被清兵俘虏并杀害。他是明末著名的儒学大师、大书法家。一生著作宏富。学贯古今。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他的行书和草书,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更显得清秀、飘逸。黄道周善楷、行、草诸体书,又工隶书。他的楷书,如《孝经卷》、《张溥墓志铭》,字体方整近扁,笔法健劲,风格古拙质朴,十分类似钟繇楷法。不同处是,钟书于古拙中显得浑厚,黄书则见清健,可以看到其受王羲之楷法的影响。他的行草书,如《五言古诗轴》,大略类其楷书的体势,行笔转折方健,结字欹侧多姿,朴拙的风格同样接近钟繇。他的隶书正具有“清截遒媚”的特点,不如楷书那样古拙清刚。从黄道周书论中,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而对其当代书法,如董其昌的书法,则并非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