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2010-01-04 12:07:14)
标签:

书法

鲜于枢

传统书法

书法精品

书法艺术

分类: 趣闻时政楹联诗词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鲜于枢行书《张彦享行状稿卷》。


    鲜于枢(1246年-1302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赵孟頫齐名。祖籍金代德兴府(今张家口涿鹿县),生于汴梁(今河南开封)。《新元史》有传。
  据《鲜于府君墓志铭》记载,鲜于枢的高祖曾经做过官,祖父“读书通大义,不为科举业”。蒙古军队攻下德兴府后,携家南逃,走到居庸关被“盗”所杀,祖母带全家到处奔波,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又北上定居范阳(今河北涿州)。鲜于枢的父亲从事办理运粮的差事。常年往返于中都、大都、汴梁以及扬州、杭州之间。鲜于枢少年时不断随父迁居。
  鲜于枢有北方人的慷慨、豪气,身材魁梧,胡须浓重,朋友们称其为“髯公”。同时期的诗人柳贯说他“面带河朔伟气,每酒酣骜放,吟诗作字奇态横生。其饮酒诸诗,尤旷达可喜;遇其得意往往为人诵之”。自负随意的性格,一开始就导致他与周围环境及上层当权者的种种冲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以后,鲜于枢先后辗转于汴梁、扬州、杭州、金华等地,担任一些中下级官职,很不顺利。常与上司争是非于公庭之间,一语不合,则拂袖而去,为百姓爱戴,称“我鲜于公”。曾三次去官或遭贬。37岁后定居杭州,于西湖虎林筑困学斋。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年)被授予太常寺典簿,未及到任,逝于钱塘,年仅57岁。
  由于一生官位都不高,常赋闲家中,鲜于枢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他除具书法专长外,更是一位文学家,写下了许多诗词。他还能作曲,弹得一手好琴,而且精通文物鉴定。正因为有广泛的艺术修养,且将之融合到书法中,鲜于枢方成为书法大家。
  鲜于枢早岁学书法,未能如古人,偶于野外看见二人挽车泥淖中,顿有所悟。他写字时多用中锋回腕,笔墨淋淳酣畅,气势雄伟跌宕,酒酣作字奇态横生。他的功力很扎实,悬腕作字,笔力遒健。同时代的袁褒说:“困学老人善回腕,故其书圆劲,或者议其多用唐法,然与伯机相识凡十五,六年间,见其书日异,胜人间俗书也。”(《书林藻鉴》)书法家陈绎也曾说:“今代惟鲜于郎中善悬腕书,余问之,嗔目伸臂曰:胆!胆!胆!”鲜于枢与赵孟頫齐名,同被誉为元代书坛“巨擘”,并称“二妙”、“二杰”。赵孟頫对鲜于枢的书法十分推崇,曾说:“余与伯机同学草书,伯机过余远甚,极力追之而不能及,伯机已矣,世乃称仆能书,所谓无佛出称尊尔。”虽为谦辞,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鲜于枢的书法成就。
  传世的鲜于枢墨迹有40多件,分楷书、行书、草书三大类,艺术成就以草书为最。代表作有《老子道德经卷上》、《苏轼海棠诗卷》、《韩愈进学解卷》、《论草书帖》等。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赋闲在家让鲜于枢充分发挥艺术才能  
    鲜于枢《晚秋杂兴诗帖》,纸本,行书,纵33.6cm,横(一)40.6cm,(二)41.8cm。释文:次韻仇仁父《晚秋雜興》,樞拜呈。薄宦常爲客,虛名不救貧。又看新過雁,仍是未歸人。茅屋空誰補?柴車晚自巾。青雲有知己,潦倒若爲親。 沈靜莓苔合,門閑落葉深。炎方秋尚暑,水國盡多陰。寓意時觀畫,怡情偶聽琴。起予賴詩友,爲爾動微吟。身共賓鴻遠,心同野鶴孤。謀生知我拙,學稼任兄愚。北望空思汴,南遊未厭吳。年須問藜藿,興不在蒪鱸。本幅首署:“次韵仇仁父《晚秋杂兴》,枢拜呈。”藏印有“長垣王氏珍玩”、“宋犖審定”。《石渠宝笈初编》卷一О著录。这是鲜于枢为和仇远诗而作并书的三首五言律诗,17行,诗中充满浓郁的思乡之情。从“北望空思汴,南游未厌吴”一句可知作者此时正身处江浙一带。此帖书法俊爽劲健,略显苍疏,是鲜氏中晚年众多作品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件。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伯機此作體勢穩健沉著,筆力遒勁,行氣流暢。然尚存尖刻之氣。

乾隆老兒真不像話!!!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鮮於樞草書《醉時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