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白珽《陈君诗帖》、《墨竹诗册》

标签:
书法陈君诗帖墨竹诗册白珽书法艺术书法家书法理论文化中国书法资 |
分类: 宋、元、金、书法 |
释文:
与楷书相比,行书行笔流畅,书写快捷,因此深得书家喜爱。但行书也容易失于流华和浮薄。真正的行书只有以扎实的楷书为基础,才能做到笔画劲健、潇洒中有沉实之力。
白珽老先生是深知此中奥秘的。
从用笔上分析,这件作品多是起笔藏锋,中锋行笔,有一种精神内敛之气。如第一行的“陈”、“猎”、“起”,第二行的“盈”、“纸”、“生”,第三行的“赏”字等,都是笔笔藏锋,处处内敛,即便可以出锋的笔画,如第四行“水”字的末笔,作者似乎也在有意回避,而是以反捺为之。在作者腕下,似乎有一枝千年古藤,回环曲折,劲健柔韧,折而不断,弯而不软,苍茫之气,跃然纸上。
此作尽管精神内敛,但亦不乏飞动之笔,如第一行的“对客”、第二行的“平”、第六行的“能郁”等字,笔画的飞白和上下的自然连贯增强了字的动感。另外,第一行的“君”、第七行的“砚”、第九行的“庐”、第十行的“有”等字均有自然飞动之笔。这些笔画虽然不多,但破除了一味的行笔迟缓和精神的内敛,收到了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
就结体而言,这件作品以平正为主线,纯以神理而行,不做刻意安排,呈现出一种自然和谐之美。
在章法上,这件作品虽然没有明显的左右顾盼、牵连缠绕,但却通过字形的参差错落增强了整幅作品的节奏感和变化。尤其是后面几行,已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境界,如第八行的“行行且止”笔笔收束,“君有父燕赵”则笔势开张,第九列的“瓯闽”、“庐山”结体宽博,字形较大,而“它日去”三字则结体紧密,字形较小,大小相间,极尽变化之妙。
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