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刘卖字(杂文)

(2009-11-27 10:05:07)
标签:

书法家

杂文

书法作品

中国

分类: 趣闻时政楹联诗词

 老刘卖字(杂文)

 

  唉,老刘一个挺好的人,卖字卖出了一个复杂的问题。  
  老刘并不老,实际年龄不过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可是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老成了。他家乡本在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后来,来到了我们这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地级城市生活。多年来,他刻苦用功练字,不断提高书法水平,并且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并不容易的。没有正式工作,上有老下有小的养家糊口,生存压力不小。  
  这年头,单纯靠“国字头”会员称号并不一定能够蒙住人,况且我们这个小城市中国书法家会员近百人,有些人书法作品卖不出去,也是正常的。虽说是字画市场表面上红红火火,实际上很多书法家的竞争压力还是很大的。  
  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提倡重视发展书法文化,每年都搞文化节,邀请一些名家来展览作品,还争取到了中国书法城的荣誉称号。舆论引导非常重视,无论是建设书法广场、书法名人故居,还是树立书法碑林,运用“拿来主义”,打着古人、名人书法家的旗号来,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当然,真正受益的书法家名额有限。  
  老刘借着当地政府重视书法文化这股东风,走村串乡卖字,虽说没有发财,却也过得悠哉游哉。这里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原来,他是在装老。 
  他卖字更多署名写上当地老书法家的名字。例如,书法作品落款:某某八十又三书。“价格便宜,质量又有保证。”他说,“千金难买脱俗药,人最怕作茧自缚”。一些老的书法家作品并不是随着年龄、阅历、修养变化而提高,往往故步自封,作品水平甚至还下降。他临摹、抄写之后出来卖,实际上作品比他们那些人的还要好,因为他年纪轻轻,署上自己的名字,不好卖。也许,懂得书法艺术的人实在不多,好多人买作品更多看作者的名气、身份、地位,说白了是附庸风雅。  
  他自己非常清楚,署上别人的名字卖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是装糊涂,就是装得自己不懂得书法,否则容易露出马脚的。买的人往往会问:这些作品从哪里来的呢?这个好回答,收购的,从别人手里转来的等等都可以打马虎眼。别人也许问: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这个不好说,真的作品,假的作品水平难区分”让买的人自己去判断,对自己行为负责。  
  事实上,他的书法作品水平还是逐步提高的,经常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展览比赛,总是获奖,几乎成了获奖专业户。获奖的作品,真正艺术品找到知音并不容易的,到市场真不一定好卖。老刘卖字一方面怕人认出自己,另一方面又渴望有人来承认自己的书法水平。他卖字的时候,故意把自己打扮的老成一些,戴个帽子,弄个墨镜的,把自己化妆一下,这样往来人群虽多,能够认出他本人的却不多了。  
  选择的地点通常是一些集市,商场门口等人流大的地方。因为最贴近市场,直接和买字的人打交道,老刘积累了丰富经验,不停提高自己书法水平:他说高手模仿低手的作品,做到形似并不难,还有自己的神似。真正懂行的人,花钱少买到真正的好作品,也不是什么坏事。  
  这种逻辑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生活有时候比小说还精彩。以前,听到假冒伪劣产品总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现在举得,这种艺术行为——穿别人鞋走自己路,耐人寻味。

                              (本文系《杂文选刊》杯第三届幽默杂文大赛参赛作品)

 

老刘卖字(杂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