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书法张铁民
中国书法张铁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948
  • 关注人气:74,8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三日海阔天空,学三年寸步难行——关注“速成书法”

(2009-10-22 10:11:03)
分类: 书论文献舘藏展览

3-30小时“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引争议

 

学三日海阔天空,学三年寸步难行——关注“速成书法”

 

学三日海阔天空,学三年寸步难行——关注“速成书法”

 

学三日海阔天空,学三年寸步难行——关注“速成书法”学三日海阔天空,学三年寸步难行——关注“速成书法”

图文无关)

 

    去年底一则以《文化部官员痛批书法家失职致全民书写水平下降》的报道引发书坛教学改革深思,最近,从北京中关村二小一年级(8)班传出消息,该班6岁的小张昊报名参加一种号称“能在3至30小时内达到传统练习3年以上水平”的书法速成教学法培训,先后参加全国和国际性书法大赛中—路层层夺魁,最近,又一举夺得国家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书法大赛毛笔组一等奖。

    此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学生和家长纷纷前去找小张昊向他打听方法,据小张昊介绍:他所学习的这套书法速成法是《陈翔四力法》的新教学法,对于任何—位“零基础”的初学者,只要学会“左顿、右靠”这两个简单的基本动作. 学写“撇”和“横折弯勾”两个汉字中的基本笔画,只需进行1分钟的“左、右手书法速成练习”,就能写出400多个漂亮的汉字书法.

    据了解,陈翔老师在课堂上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教每个人临习传统欧、柳、颜、赵的楷书,还有王羲之《兰庭序》行书、魏碑、隶书、篆书、草书等各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书法班上的“同学”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5岁,而最慢速者在30个小时内也能掌握一手漂亮的毛笔、硬笔书法。

    带着各种疑问,记者专程前去探访了这套被传说的“很神速”的书法速成法。据发明人书法家陈翔介绍:“我的这套《陈翔四力法》书法速成教学法拥有完全独立自主创新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我在书法入门基础教学中提出的‘四大教学高起点’:一、我要求每位初学者从一开始学写毛笔字就要手拿毛笔笔杆的最上端进行‘悬腕’书写,通过‘执笔速成法’让每个人快速学会悬腕拿稳笔、不抖不颤;二、不允许学生采用‘藏锋起笔、回锋收笔’等传统‘画字式’的书写法练字,要求每一个‘方圆有度’的笔画都能直接一笔写成;三、在最核心的‘间架结构’课程里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必须完全脱离千百年来传统‘米字格、田字格、九宫格’等所有的‘格式’教学法,而采用简单易学、没有任何格式的‘汉字间架结构A、B、C、D四点定位观察法’,结合我独创的‘口、丁、十字逆向观察法’就能让每位初学者快速写出一手与字帖八九分象的‘精、准’临帖效果;四、学生课堂上无论写六尺、八尺、丈二、丈八等大篇幅的作品,我从一开始就要求学生不许在带有‘叠、印、画有格子’的大白宣纸上直接进行‘横平竖直’的巨幅书写创作。就以上这‘四大书写高要求’即使是针对许多苦练了一辈子的书法家而言也很难做到。”陈翔坚定地说。

    争议

    针对小张昊靠“3至30小时书法速成法获得教育部大奖”的现象,立刻由此引发了一场“学书法是否真的能速成?”的教学争议:

    反方:

    书法家:一位姓刘的河南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即指出:靠学习速成法写出来“没有神韵”的书法不能被称之为“书法”。他认为千百年来学习传统书法,如果没有苦练十年八年是完全不可能速成的,这是一种走歪门斜道、投机取巧、误人子弟的教学行径。
    在少年宫从事了近二十年书法教学的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程老师则指出:6岁儿童靠短短3-30个小时的学习就敢拿作品参赛,获全国大奖?也太不拿书法当回事了?如果不能当众现场书写是很难让业内、外的各界人士所信服的。如今各地有不少书法培训机构为了让学生快速获奖出成果,参赛各种花样不择手段,许多学生的参赛作品都是老师事先用铅笔在宣纸上描好字的笔画框架后再让学生拿墨“描、涂、画”上去的,更有一些是老师直接“代笔”……

    正方:

    家长:一位姓赵的老干部说:绝大部分家长让儿孙们去学书法并不是想指望他能成为书法家,学习书法应该先求其形再求神韵,现在汉字都快没人动笔写了,如何让年轻的下一代对书法感兴趣和继续传承下去才是最主要的教育目的。
    目前只身在华工作,从小在美国长大的俄罗斯裔美丽少女KATRINA则透露自己跟随陈翔学习了书法速成法之后,很快就迷上了中国书法。我身边就有很多外国朋友在和我一起学.

    中立:

    记者电话采访了几所中、小学校的语文老师,他们均一致认为,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好方法,不妨在学生中试推行“书法速成教学法”,与其让学生现在除了依赖于键盘而不愿意用传统的方法去练字,和导致学生“字如蟹爬”的现状相比,能快速教会学生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海淀区某小学的张校长指出:如果地方上的一些“书法速成教学法”真的切实可行,可先挑选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校先进行试点教学,一旦教学效果明显、学生愿意学习采纳,面向全国推广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来源:广州日报程雪超)


    "书法速成"科学吗?


    时下,社会上的书法教育培训浮躁风骤起,“书法速成”之口号叫得非常响亮,一时迷惑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然而,我们细想一番之后,不禁要慎重质问之:“书法速成”符合科学精神吗?

    前两年,书店里卖有几种“书法”培训教材.近年来,社会上又有一些书法速成培训班。如一个小有名气的硬笔书法速成学校,招生广告上明文写道:三天见效,七天学成。前几天这个教师在一个中学给学生作报告时,又提出五天学成的大胆设想,并在他学校门口的墙上用一人高的大字刷写出标语:“打出中国写字第一品牌”,让人听了不禁咋舌:“真有如此神奇吗?”笔者认为,五天或七天,学生学习后有些进步似乎说得过去,但“学成”则万万不可能。稍微懂得书法的人都知道,在书法上要有所成就,不仅要有学问、有才能,而且要有坚忍不拔之志。“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正是教育当今学书人,要避开喧嚣闹市,沉下去、静下心,淡泊名利,刻苦磨练,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才有可能取得成绩。——这是学书的唯一正确途径。

    在这一方面,古人有许多言行可供我们参照。唐代书法家徐浩在《论书》中道:“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张公精熟,号为草圣;永师拘滞,终著能名。以此而言,非一朝一夕所能尽美。俗云:“书无百日工。盖悠悠之谈。宜白首攻之,岂可百日乎!”北宋大书画家苏轼在《论书》中写道:“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在这里,古人清楚地告诉我们,要学成书法,百日不行,必须长期学习磨练至白头年老才行。可是,上述速成教书法的却“三天见效,七天(或五天)学成”,岂不是时间太短了吗?笔者也曾教过数年书法课,深知让学生学习书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长期磨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书法技艺中由量变到质变,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实现渐变;让学生能心到手到,养成一定的书写“定势”,则方可在书法上取得成功。

    当代书法老前辈启功与学生谈话时,教导学生在书法学习上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在当前全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我们何不联系当前书法教育中的这一“实际”,用科学发展观对这一现象认真分析、评论一番,从而辩明真伪,分清是非,进而制止、清楚当前书法教育培训中的“浮躁”、“金钱至上”的不正之风,给社会带来和谐,使书法更加健康地发展。(士龙)


    3小时培训抵上练习3年 国粹书法竟可速成?

 

    王羲之临池学书苦练数年后,终成一代书法大家。而前不久,沪上一家培训机构却推出了“3至30小时内达到传统练习3年水平”速成式书法培训班。中国的国粹之一毛笔书法到底能否速成?昨天18名书法零基础的市民参加了一堂体验课,3小时后多数人确实能写出了几个像样的隶书汉字,但大家也承认,书法的神韵是无法在那么短时间内领会的。
  
  近日,记者一同感受现场体验,在3小时培训开始前,18个体验者各个写毛笔字歪歪扭扭,其中不少甚至缺少毛笔书法的基本常识。
  
  培训开始后,培训师在现场为体验者演示了一套全新的书“法”——《陈翔四力法》,“左顿右靠,笔尖蘸墨后微微弯起,不是垂直的。写横、撇、竖等笔画时,手腕往左或往右斜倾45度,这些与我们传统书法的技法都是不同的。”。
  
  在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后,每位体验者开始照着字帖练习。由于体验时间只有3小时,体验者只能写按教授的隶书,而据培训师介绍,按照30小时的课程培训,每个培训者至少能学会隶书和楷书两种字体。记者发现,在练习几遍后,多数人依样画葫芦,确实能有模有样写出几个毛笔字来。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18名体验者共同完了“新上海、新世博”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作品,虽有些“蚕头雁尾”的隶书腔调,但由于学的时间尚短,体验着们执笔方式五花八门,有的是最传统的,有的握在笔的上端,有的把毛笔当铅笔耍。
  
  据这套书法的创始人陈翔介绍,对零基础者,最快30分钟内即可写出与字帖里的字八九分像的速成效果;慢速者也只需20至30小时。如果按传统书法教学,这至少需要3到5年的艰苦练习。记者发现,这种速成法依然讲求传统的起笔、收笔等基础知识,但在细节处仍有很大不同。
  
  李女士是18人中公认写得最好的,她表示,培训只是教了一套书写的方法。不过学得快忘得也快。回去必须要练习,不然与白学无异。而另一位曾参加过席殊硬笔书法培训课程的严小姐则说:“学下来总体感觉像画画,跟我以前参加的硬笔课程有点异曲同工。根据我以前的经验,写好后一段时间确实能写得很好,但是疏于练习后,立即会打回原形。”
  
  【疑问一】传统书法能否速成?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告诉记者,他教了30多年书法,所谓“字无百日功,”这种速成充其量是学一种技法,还不能上升到书法的层面。传统书法需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书法艺术不可能成为速成品。  
  一些打算让孩子学书法的家长则表示了另一种担心:“比起传统藏锋、露锋等方法,这套‘四力法’是比较容易学,也学得快。但与传统方法相比,总感觉有些旁门左道。”  
  对于这点质疑,培训师也承认:“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他们教的这套方法,只是提高初学者学习书法的兴趣,让每个学生不会因基础知识太过无聊,而放弃学书法。回去不练习,仅是依靠几小时的培训是不能一步登天的。”
  
  【疑问二】写字如画画,这还是书法吗?
  
  陈翔称,他是从西洋画的一些静物、人像临摹中中领悟到中国的毛笔书法也有与西洋画相类似的结构,于是勤加研究后才琢磨出了这套方法。  
  “静物临摹是要求作品与实物形似,画得越像越好。但书法讲究的是书道云烟处,援笔纵横中,一种‘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神韵,把书法与画画混为一谈,完全忽略了书法的精气神。”一位书画爱好者这样质疑。  
  对于这点质疑,培训师这样解释,除非是成名成家,多数书法爱好者也是照着名家的字帖模仿。这与西洋画中的静物临摹有很多相似之处。(来源:青年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