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故事从《兰亭序》开始

标签:
书法艺术书法中国书法杂谈书论 |
分类: 趣闻时政楹联诗词 |
2009年10月14日 11:35:18 | ||||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 ||||
http://imgs.xinhuanet.com/icon/xilan/blank.gif | ||||
|
|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定武兰亭》拓本散记:
可惜唐初,酷爱王羲之书法的唐太宗李世民特嘱将《兰亭序》真迹带进了自己的坟墓昭陵。现存最早的《兰亭序》分为两大系统,一为唐人墓本,一为定武刻本。
唐人摹本,清代皆收入内府,并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汇刻于御制《兰亭八柱帖》中。主要有第一唐虞世南临本。因帖末有“臣张金界奴上进本”8
字,又称“张金界奴本”。列“兰亭八柱第一”。第二为唐褚遂良临本。帖前有“褚模王羲之兰亭帖”题签,并有宋元明清名家题跋。或疑为宋代米芾所临。列“兰亭八柱第二”。第三唐冯承素摹本。首部有“神龙”2
字左半印,又称“神龙兰亭”或“神龙半印本兰亭序”。此本乃冯承素影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之上,以笔依原迹轮廓钩摹,然后填墨而成,最接近原作,故此本历来最受推重,列“兰亭八柱第三”。
刻本中,以定武本最早。传为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摹勒上石。因北宋时发现于定武军(今河北定县),故称《定武兰亭》。军是宋代与州、府、临同级而隶属于路的一级行政区划名称。
《定武兰亭》原石拓本仅存 3本。一是元吴炳藏本,册首有清代王文治署《宋拓定武禊帖》,是“群、流、带、右、天”5
字未损本,上海有正书局曾印行。二是元朝柯九思旧藏本。清王文治题《定武兰亭真本》,为
5字已损本,现藏北京故宫。三是元代独孤长老藏本,也是
5字已损本,有元代赵孟頫等名家题跋,后遭火灾,唯存三小片,传已流落日本。另外属于定武系兰亭曾印行于世的较有名版本有:游似所藏“玉泉本”、“王〓本”、“宣城本”、“柯九思定武兰亭瘦本”、“王晓模本”、“唐荆川旧藏本”、“五百谷鉴定本”、“韩珠船旧藏本”、“汪容甫藏本”等。马成名《常见的〈兰亭〉临摹本和刻本》(《书法》1980年6期)论说较详,并附不同版本《兰亭序》照片多幅,可以参考。
自从《神龙半印本兰亭序》墨本近代影印出版以后,《定武兰亭》刻本如日中天的光焰方渐渐暗淡,屈居其次。
见于国内大拍的《定武兰亭》有:
《晋王羲之定武兰亭序》一册,1994年北京翰海推出。明末清初拓本。估价6000~8000元,成交价8000元。有秦毓琦、周星诒、陈桔初、徐树钧、黄思绪、沈衡山、许秀纯等
7家题跋。
《定武本兰亭序》,1995年北京嘉德推出。原署题宋拓本,一册
6开,估价25000~50000元。有元代柯九思、明代项子京、文征明、王世贞等人的收藏印及题跋。
《兰亭序》旧拓本,1995年北京嘉德推出,一册
3开,估价25000~50000元。钤有柯九思、姜宸英、张照等名家的印鉴。清代郑簠题签,王澍等题跋。
《旧拓兰亭叙》一册8开,1997年上海朵云轩秋拍推出(如图)。尺寸30.5厘米×14.5厘米,估价4000~5000元。该册钤印:廷济、张叔未。并有清中期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张廷济的题跋,定为“定武兰亭瘦本”。文曰:
《兰亭叙》为右军得意书,唐时始显。唐至今模泐家何至千百,要以定武本为第一。定武以“崇”字三点为可据。此瘦本“崇”字下尚有一点可辨,是本之为定武瘦本无疑,且纸墨淳古,椎拓精妙,可贵可贵。道光丁酉仲冬竹田里七十岁老者张廷济叔未记。
张廷济(1767~1848年),字叔未,一字说舟,号竹田,又号海岳。浙江嘉兴人,嘉庆三年(1798年)解元。工书画,富收藏,精鉴赏。四体皆能,行楷尤佳。
另外说一句,王羲之《兰亭序》号称“天下第一行书”,书法、文学价值均为世人所重,后人摹书抄文者不计其数。前《收藏》披露所谓“晋元碑刻《兰亭序》”(总52、93)、“祖传晋碑《王羲之书兰亭序》”(总92),书法多扭捏、削薄,绝非出于书圣王羲之手,当为后人抄录《兰亭序》文字(而非书法》,而今人以讹传讹也。
兰亭序赏析
请对照注解来看这句话: |
祖孙两代皇帝的作品刻于同一碑石上,人称“祖孙碑”。 |
延伸阅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