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分子引力还是大气压?
(2012-11-15 08:46:39)
标签:
色散力范德华力极性分子取向力大气压教育 |
分类: 教学笔耕 |
下面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的实验,哪个是正确的?
A、两块铅压紧以后能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一般高压气体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碎的玻璃不能拼接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D、使水平接触水面的玻璃板离开水面需用比玻璃板重力大的力向上拉,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E、水桶倒扣在水中,不易从水面上水平拿起,说明水分子间有引力。
范德华力:起初为了修正范德华方程而提出。普遍存在于固、液、气态任何微粒之间,与距离六次方成反比。根据来源不同又可分为: 色散力(en:London dispersion force):瞬时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取向力(dipole-dipole force):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诱导力:诱导偶极与固有偶极之间的电性引力;氢键:X-H…Y类型的作用力。此外,新型的分子间作用力也不断有报道,包括双氢键和金键等。
定义:范德华力(又称分子作用力)产生于 分子或原子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共分为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三种,范德华力又可以分为三种作用力:诱导力、色散力和取向力。
三种力的关系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都存在;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则只存在色散力。这三种类型的力的比例大小,决定于相互作用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极性越大,取向力的作用越重要;变形性越大,色散力就越重要;诱导力则与这两种因素都有关。但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实验证明,对大多数分子来说,色散力是主要的;只有偶极矩很大的分子(如水),取向力才是主要的;而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
其一:空气受重力的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讲得细致一些,由于地球对空气的吸引作用,空气压在地面上,就要靠地面或地面上的其他物体来支持它,这些支持着大气的物体和地面,就要受到大气压力的作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大气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其二,可以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分子运动论的知识将来初三会学到)。因为气体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组成,而这些分子必然要对浸在空气中的物体不断地发生碰撞。每次碰撞,空气分子都要给予物体表面一个冲击力,大量空气分子持续碰撞的结果就体现为大气对物体表面的压力,从而形成大气压,若单位体积中含有的分子数越多,则相同时间内空气分子对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碰撞的次数越多,因而产生的压强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