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
(2009-12-07 00:58:14)
标签:
车站文化文学情感杂文星图 |
分类: 《新城》系列微型小说 |
老唐在小站工作已经36年了。
光阴好像一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眼前似乎还是刚上班时候的样子。
当时老站长对他说,好好干,这块土地上的人好着哩。
现在老唐也当站长了,不过,应该是两个人的小站一直也没再配人。
如今,据说小站要撤销。老唐也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到哈尔滨站再干几年,要么在这里退休。
看着眼前磨得发亮的桌子,老唐心里真不是滋味。
以前老唐是周围小站村里的权威人物,乡亲们要捎什么东西、要坐车,那是一定要找老唐的。
可是近些年来,大家已经不再找他捎东西了。慢慢的,从这个小站坐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是自己变得没用,还是小站变得没用了?老唐常自言自语的说给自己听。
小站现在停靠的基本上是货车,是拉煤的那种。于是村里兴起了一个新兴的职业——扫煤。
名义上是扫,其实差不多算是偷了,当然,如果不是要防着老唐的话,就应该算是抢了。
从送孩子参军、送孩子上学、给亲人捎东西这些事情上来看,小站村的人真是好,诚实、亲热,让老唐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可偷煤这事,老唐实在是想不通。
论理,小站村的人吃穿不愁,外面孩子们也有体面,不应该有这样的做法,可是偏偏男女老少算计着停车时间,呼朋唤友,拿着大小工具来扫煤。
老唐的苦笑也许不仅仅停留在嘴角了,他已经被上级通报多次,说小站的货物损失严重均是小站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所致。
小站的所有人员就是老唐自己。
小站村的所有人老唐都能叫出名字来,他能说出来谁家的孩子在哪里上学,也能说出来谁家的男人在哪里打工,他实在不好意思去叱责这些熟得不能再熟的乡亲们,不让他们去偷煤。
这个月的安全奖、绩效奖已经扣没了,上面说算责任事故。
要不,还是上哈尔滨上班去吧,离开这小地方。孩子已经有工作了,自己和老伴在哪里不能过这下半辈子呢?老唐最近常想的就是这件事。
又要接车了,老唐戴好值班站长的帽子,拿起信号灯走出来。
远处人们已经在守着了,大家拿着手电,男人吸着烟,都在等车。
拉煤的列车经停3分钟。
和司机交换了路条,老唐习惯的四处张望去看他的小站村的乡亲们,这些不晓事的人们啊!
时间要到了,还有几个黑影没有下车。
老唐急了,一面大声吆喝一边往那边跑,快跑到时,他脚下一滑,摔倒了。
老唐是脑出血。是乡亲们把他送到哈尔滨的大医院,救了他一命。
段长来看他,说他倒在工作岗位,是工伤。
可是老唐说,自己连经停列车的煤都看不住,是一个没用的人。
乡亲们来看他,说要不是他来喊让大家下车,可能会出大事。
可是老唐说,自己阻止不了大家扫煤,这样下去,迟早会出事。
老唐最终选择了退休,并且离开了小站村。
后来,老唐听同事们说,他的小站几个月后关闭了,而关闭前替他班的小伙子管得特别好,一次煤都没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