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9【专题】怎样的艺术范受奥斯卡宠爱?

(2015-03-11 18:13:13)
标签:

电影

剧角映画

时尚

文化

娱乐

没有了自拍梗和小李梗,有人说今年是奥斯卡的小年。但更多人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今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八部电影没有一部是所谓的大片——淡化了一切插科打诨,今年的奖项之争是电影美学之争,颁奖后的评论也不再只围绕哪个女明星的裙子更美,而是更多回归到电影本身。2015年,87岁的奥斯卡就像个遍尝美味的食客,当大洋彼岸的我们还在饕餮突然而至的“大餐”,它却追求起了清淡的养生口味。而关于影片本身,究竟要做一枚怎样“文艺而独立”的骚年,才配让奥斯卡爷爷宠爱一把呢?


从“大片时代”到“文艺复兴” 奥斯卡为什么会转变?


别看现在的奥斯卡像个文艺青年,曾几何时,它也有过偏爱大片的时代,这个时间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21世纪初。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6RSjia1Ic4KzsNNWsEpFuFQa0m9ybFejibJ6hf8wIfxCpqWZUTu1o2oA/0


1999年和2001年的第71届和第73届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奖曾经分别颁给了《莎翁情史》和《角斗士》,两者都是非常典型的商业片。1998年,在全球席卷了18亿美元票房的《泰坦尼克号》,同样在奥斯卡上拿下了11项大奖。到了2007年,奥斯卡还把最佳影片颁给《无间道风云》。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马丁·斯科塞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彼得·杰克逊等一大批商业片导演都是奥斯卡的常客。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XLpHAS8G1ibKf3vpvmNkvGxsGw5OYdfLEEGBUibwUG0MecqDZ8qf2nog/0


真正的转变大概发生在2010年第82届奥斯卡上,影史票房冠军《阿凡达》在投资不到1500万美元的《拆弹部队》面前败下阵来,标志着奥斯卡“大片时代”的告一段落,文艺之旗缓缓上升。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Bs44Szykodibndwficl6E5UL4nUBm16MffDUJOP2Gmt530oWgJ9H1bHQ/0


影评人电子骑士认为,奥斯卡的转变是有意为之。原因之一是前些年有些评选结果遭遇评论界抨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认为是现在北美电影产业中,大片与独立电影两大体系分化得越来越明显,“商业大片现在风格性明显减弱,而艺术影片则强化自己的艺术特征。作为一个行业内奖项,奥斯卡如果偏重《银河护卫队》这种商业大片很容易让人感觉艺术性不够,所以它理所当然要选择一些艺术影片”。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llhUDypgZ6VHLwCfBqoa0EJfIvQFzia4RVHIiclSibtPzibbNFDfXnRYYg/0


影评人周黎明介绍,今年奥斯卡的文艺口味也受到一些批评,“以往还会尽量平衡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比如去年最佳影片给《为奴十二年》,最佳导演给《地心引力》,到了今年一些不错的商业片却连提名也没有了。太小众也会影响到其商业前途的。”他预计明年奥斯卡或许将更加兼顾商业和艺术。


 

影片有多“独立”,奥斯卡就有多宠爱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mMtY982vMluujHRgsB0JXZO0oZdNCLk2mgqnSeth4WmPAYpeEj3YZw/0


今年获得最佳影片提名的八部电影,没有一部是所谓的大片——奥斯卡就是这么任性,对独立电影的支持与宠爱就是这样摆在面子上。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上个世纪中期的好莱坞,而好莱坞向“集团化”和“全球化”的转型非但没有打击到独立电影,反而促进了其发展。其中一些甚至取得了比好莱坞最引以为傲的大片更好的票房成绩。在各大电影节上,独立电影也不再被忽视,而是频频获得各种大奖。这种高调宣布兴起的方式,当然就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人对独立电影的兴趣。


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截然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的思想性更强,电影创作者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着大胆风格和特异题材,选择严肃性与具有争议性的主题,关注主流文化中被忽略的东西,这对于越来越高冷任性且注重艺术性的奥斯卡大叔来说,无疑是“终于等到你”的欣喜。


墨西哥导演伊纳里图,最终以《鸟人》夺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在内的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而《少年时代》、《布达佩斯大饭店》和《爆裂鼓手》也是得到了多项提名并且最终都捧回至少一座奖杯。虽然它们没有大制作,但是低投入并不等于粗糙和业余。它们身上,有着太多让奥斯卡偏爱的原因……


好莱坞开始养生 中国电影还很“饿” 这就是差异


当我们的票房不断向好莱坞看齐的时候,好莱坞却追求起了文艺。我们和他们之间,差的到底是什么?


电子骑士给出一个形容:“好莱坞现在是吃饱了多年,撑得有点发慌,已经开始追求‘养生’了;而中国电影现在是山珍海味一下子摆在面前,什么好吃吃什么,也不管是不是有营养。”


两位影评人认为,在其它的评判纬度上,中国电影行业内奖项应当学习奥斯卡,继续加强权威性。“有人说奥斯卡保守,但电影这个行业原本就是作坊式的行业,有比较强的传统性。保守一点比年年更换合适。其次它很严谨,我们这儿的评奖现在很多流程和规则不够严谨,就是图大家都开心,没有把奖项真的太当回事,对新人的鼓励也不够。”电子骑士说。


周黎明表示,好莱坞给中国电影最大的启示就是实行双轨制,既能拍合格的商业片,也要拍一些不以赚钱为目的的艺术电影。另外他认为目前国内电影奖项普遍缺乏清晰的定位,“我比较看好导演协会的表彰大奖,它的机制有点像奥斯卡,都是同行在评。这几年评出来的结果我也在关注,非常有说服力”。


 

 

 

所以,它们到底凭什么值得奥斯卡宠爱?

 

 


《鸟人》: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O5jLdmzoaAAkiaVj4YsJdusgLuogXKFFmAu7evUicCS5VynuB9YAd4jg/0


年度最长镜头,向戏剧人致敬


这部影片讲述的其实就是一个过气的超级英雄演员,想要借助一场舞台剧咸鱼翻身的故事。导演伊纳里图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不仅仅会玩技术,还懂得如何将故事说得精彩。里根作为一个正在经历家庭和事业双重打击的中年男人,试图通过改编卡佛的小说来重新赢得关注和尊重,但是戏剧这条路并不好走。男女主角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自以为不可替代,可是走开抽支烟后就被拒之门外,他想要做出一场让苛刻的评论员都无法挑剔的好戏,却不知大众对他光着膀子在大街上走的视频更感兴趣。这些情节上的转折,也让所有人看到了戏剧演员幕后的艰辛和不容易。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y8F068ORPCj4jB9AufXpSOdp73AvG0NHBSNAibJJ2pib7sdkTtVCwAmQ/0


 

背后的男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一的伊纳里图,已经三次和奥斯卡擦肩而过了,除了2000年的《爱情是狗娘》外,还有2006年的《通天塔》与2010年的《美错》。伊纳里图的导演风格自然而深刻,他是一个不惜运用一切手法来达成他天才设想的人,《鸟人》中令人瞠目结舌的长镜头就是如此了。很多同行都告诉他,“一镜到底”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灾难性任务,但是他没有退缩,他用十多个长镜头无缝衔接而成了《鸟人》,这是一次壮举。


 

《爆裂鼓手》: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VRrWaFT1DuiasbiazdlwmVztT0C2nn2QjxkDv63VxvqK1jvyITTB1dSQ/0


较之天才,凤凰涅槃更动人


没有看完整部影片的人,一定会认为这部讲述的是和其他音乐剧情片一样的励志故事,但是看完整部影片的人,一定会惊呼自己居然碰到了这样两个“不疯魔,不成活”的音乐疯子。安德烈并不是像莫扎特那样的音乐天才,他有的只是一层层创口贴,一滴滴血和汗,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崩溃和重新站起。弗莱彻用一种极端且肮脏的方式逼着安德烈反抗,最终,安德烈做到了。不过安德烈应该也是本来就有自虐倾向的,不然他怎么会对弗莱彻的种种摧残表现出甘之如饴的感觉呢?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hicsricOMd1Zq9X5UMIHHPrTGdCd63OoEvFz7Ombpjuq5iagGHV1Bf6yw/0


 

背后的男人:达米恩·查泽雷


对于1985年出生的青年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来说,《爆裂鼓手》无疑给他带来了太多太多,仅仅只是第二部电影作品,就把三座小金人带回了家。他想要拍摄《爆裂鼓手》这样一部电影,是因为他以前就是一个鼓手,他的老师有点疯狂,很长时间里他都把这段记忆好好的埋藏在心里,但是从来没有忘记,突然有一天他想起来,觉得自己的这段经历里一定还有什么可以挖掘的东西。他找到了这些东西,所以他成功了。

 

《少年时代》: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7AzM4dSRYnW9vRcMKSZkMJBiczRBtmxjYlrfjodyffET66VgocN9lKA/0


平凡生活一样有动人篇章


《少年时代》最终只拿到最佳女配角这一座奖杯,但是它虽败犹荣。影片于2002年开拍,直到2013年才正式杀青,梅森的童年或许和你的,和你所认识的其他人的童年并不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只要是童年,总会有那么一些相通的东西。这些美好的瞬间,如果不去记录下来,那么就再也没有重现的可能,而导演做到了。在《少年时代》中,艾拉·科尔特兰作为演员,从6岁一直演到18岁。而他扮演的梅森,在片中也是从6岁成长到18岁。媒体和观众称《少年时代》为“世纪神作”,真的一点儿都不夸张,它让每个观众哭了又笑,笑了又哭,就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深切感受了到底什么才是生活。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7libWFP9ClHVINNvw2bKyCulaiaVYYUkEiaW2PYCJvgn4Cp6s0wrJficqQ/0


 

背后的男人:理查德·林克莱特


提到林克莱特,很多人最熟悉的是他的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时》,《爱在日落余晖时》和《爱在午夜降临前》。此次《少年时代》虽没有夺得大奖,但是在其他电影节上可以说是出尽了风头。如今《少年时代》可以说是文艺片中的奇迹,林克莱特用自己的镜头雕琢并呈现了什么是生活,让观众在平淡中体会汹涌,在安静中感受喧嚣,他成就的伟大,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来多加赘述,只要耐心看完这部影片,自然就会有答案。


 

《布达佩斯大饭店》: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0aodjuf73waDzdXicclKluVzOicc9jZDWNrghT0SZjfPpp0AgY41Eg2Q/0


战争中的童话,满怀对世界的爱


影片时间背景设定在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欧洲,故事围绕着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礼宾员和他年轻门生展开。全明星的演出阵容,精美华丽的视觉效果,让《布达佩斯大饭店》一举拿下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以及最佳配乐四座小金人。音乐和服装完美地包装出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呈现出了一种舞台剧式的华丽美感。虽然片中出现了二十几位大咖,但是他们的夸张演绎并没有夺去这部电影本身的光芒,并且演员们的台词诙谐有趣,又不至于粗俗浅薄,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能够牵动观众们的心。


https://mmbiz.qlogo.cn/mmbiz/R6UNhiajpwbuibTfrxaSA6HETWqDbVn26eFHk15XicaXF8ymEKD69BtURKziciaTZxztYH1EsUUOtsdVj6BAiaz5H5lQ/0

 

背后的男人:韦斯·安德森


继《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和《月升王国》之后,韦斯·安德森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和追捧。他保持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全面参与自己电影制作的各个层面,从编剧到摄影,再到美术设计和配乐选曲,这些特点都让他被称为新一代的比利·怀尔德。但是随着他的作品呈现出越来越不可替代的叙事风格,并且日渐成熟,他在影坛的辨识度,已经不只是来自于比利·怀尔德,而是全然属于他自己。


内容来源丨京华时报 扬子晚报

作者丨聂宽冕 周天涵

编辑丨荷兰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