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2【专题】国产科幻作品的春天就要来了

(2014-12-01 12:14:58)
标签:

娱乐

电影

热点

文化

  2014年11月20日,在中影刚刚公布的24个电影项目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预估制作成本最高的三部电影分别是6000万美金的《超新星纪元》,5000万美金的《流浪地球》,以及4000万美金的《微纪元》。这三个项目的共同点是,都是科幻小说改编。而这三个项目的小说原著作者,都是同一个人——刘慈欣。

http://magilm.com/upload/20141128/1417174505185660.jpg

  为何科幻题材突然成了“抢手货”?


  事实上,大刘的作品成为影视改编大热门,并不是今时今日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为期至少五年的市场酝酿的结果。以下三个原因缺一不可。


  在内地图书市场中,科幻小说的出版热度始终居高不下,给影视改编提供了规模极为庞大的铁杆粉丝群。这个热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三体》的出版,二是大批量国外经典科幻小说的重新包装与引进。


  《三体》三部曲,是在2006到2010年期间出版的,第一部《三体:地球往事》最先在《科幻世界》连载,反响很不错,经过了四年相对寂寞的写作与出版之后,2010年年底《三体3:死神永生》成了亚马逊“科幻小说”榜单的销量第一名。从此,这本书再也没有从这个榜单的TOP10跌下来过。它的读者首先局限在科幻核心粉丝圈,然后就开始一圈圈扩大发散。因此,《三体》给科幻电影市场培育了大量的“圈外”读者,阅读科幻小说不再是某一类小众人群的专利,这一群人通常是IT人士,理工科宅男,以及阅读兴趣广博的那一小群中学生、大学生。


  除了《三体》这样的国内原创。国内出版市场从2012年以来,也引入了大量国外经典科幻。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阿瑟·克拉克的《遥远地球之歌》、《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威廉·吉布森的《神经漫游者》,以及《海伯利安四部曲》、阿瑟·克拉克的太空漫游四部曲、道格拉斯的《银河搭车客指南》等顶级国外科幻小说均于今年出版或再版。这批西方当代经典科幻,受到的媒体关注度虽然比《三体》要少,但这批作品正如同还没有大红大紫之前的《三体》,正在默默渗入中国最核心的科幻粉丝圈,正在影响的是想象力最为放肆的那一批精英人群。


  除了源自刘慈欣的项目,张艺谋正在筹备他的首部英文科幻片《长城》,周星驰的第二部科幻片《美人鱼》已预定了2016年贺岁档。另外,郭敬明、韩寒、陆川、黄真真、古天乐等导演、演员都表示了对拍科幻片的爱好。就连马云也插足该领域,他此前被爆遍访狮门、迪士尼、派拉蒙、华纳、索尼等好莱坞公司,和《阿凡达》导演卡梅隆见了面,做这些事情的动因是,刚成立的阿里影业未来计划以拍科幻大片为主。


  电影市场亟需高质量的原创科幻电影。在科幻电影这个领域,好莱坞是一枝独秀,横扫全世界票房。好莱坞的美国年度票房TOP10中,科幻题材往往能占据至少半壁江山。远大的前景与巨额的利润吸引着各国各路好手进入这个市场去分一杯羹。


  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真的来了吗?

http://magilm.com/upload/20141128/1417174533607274.jpg

  事实上,除了刘慈欣的辉煌,今年已经立项或正在拍摄的国产科幻电影还有十多部。郭敬明已签下并出版了多位内地青年科幻作家的作品,如陈楸帆、宝树、飞氘等等,并放言要进军科幻影视市场,计划打造一个科幻出版影视产业链。韩寒也已透露下一部电影可能是科幻题材。但究竟有哪些原创小说可能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影视改编阶段了?还尚未有更进一步的消息被放出来。那么,影视改编的领域,内地科幻小说的春天到来了么?


  必须泼冷水地说,远远没有。我们离内地科幻小说影视化的春天,恐怕还有至少十年的距离。(“十年”还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估计。)大刘的影视改编其实是一个相当独立的文化现象,这个现象尽管非常振奋人心,却很难复制或大面积波及到整个内地科幻圈。


  让我们先看看刘慈欣的书究竟火到什么地步。刘慈欣的短篇小说《赡养上帝》被收入西班牙当代世界科幻小说选集第三辑。《三体》的英文版11月11日刚在美国上市,就已经蹿升到美国亚马逊图书总榜1000名左右的位次(这个排名已相当高,对于一本外国翻译小说而言)。到今天11月22日,已经有67位读者给这本书写了评论,好评如潮。

http://magilm.com/upload/20141128/1417174693329923.jpg

  在谈论刘慈欣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常常被提到:刘慈欣几乎单枪匹马地,将中国科幻提高到世界水平。


  别谈中国科幻小说了,我们先放眼看看国内所有类型小说,包括纯文学在内,有哪些书可以输入到西方坚固如铜墙铁壁般的,从来都是自给自足的小说市场中去?


  对西方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的日本文化,也只有漫画这一块是可以强势输入到欧美的。谈到小说,也只有村上春树这一位当代作家能持续被译介到英语国家。欧美小说市场本来就是一个竞争白热化、本土高手层出不穷的竞技场,极难找到翻译作品的生存空间。目前,《三体》取得的成绩已经是相当夺目了。


  因此,这只是一个极其特殊的个案,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而言,都极难被复制。


  由剧角映画编辑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