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1【发现】电影品质和营销还能一起玩吗?

(2014-09-05 18:24:06)
标签:

电影

营销

  作为暑期档中品质较好的国产片,《绣春刀》赢了口碑,然后用口碑挺住了票房,甚至是用苦情营销挺住了票房。

http://magilm.com/upload/20140905/1409909432568300.jpg

  所谓苦情营销,是从去年的《逆光飞翔》开始的,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片子这么好,票房场次这么少”,用被欺负或者遭受市场冷遇的姿态,来换取观众和市场的同情心。当时《逆光飞翔》正好遭遇口碑差市场火热的《富春山居图》,对比之下,《逆光飞翔》赢得了同情。后来很多电影都想用这一招,但一般都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品质过硬;第二是在同期影片中口碑最好,最好能有一些口碑差却很火的电影做对比。于是,《绣春刀》遇上了《白发魔女传》,赢得了观众的同情和市场的支持。

  好电影都被逼到苦情营销的份儿上了,我们的电影市场怎么了?

  在《分手大师》《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等话题性十足而品质遭遇质疑的电影大卖特卖的时候,又有行家出来说话了,说电影的传统叙事正在被解构,目前中国的商业片,就要看话题段子,故事是否完整人物是否立得住等等,都无所谓了。

  我们电影市场才发展了几年,因为出现几部卖座的电影,就想挑战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模式了。这种想法的可怕,与《中国合伙人》里主角面对自己遭遇的侵权指控依然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就是人多钱多,要不要和我们做生意一样,对基本的原则和规律于不顾;还有,就是一直有一种奇怪的论调,就是靠营销来拯救电影。

  《绣春刀》开始票房不给力,大家都说宣传不好。也是,电影本身还不错,影院场次也在,但是票房却不好,那就是宣传的问题了。所以最近《绣春刀》的营销方出来说话了,说要停止“宣传造神”,说得非常好。电影营销不应该作为电影产业环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更不应该是救命稻草。《绣春刀》有其电影品质的好,但作为商业电影,其短板依然明显。

  我们向来缺乏的是,对商业电影项目的明确规划,换句话说,这一行的职业产品经理太少太少,才会指望营销经理来出力,关键是,很多商业电影项目本身在前期确实已经存在问题,却由于所谓的话题性,在目前电影消费空前火热的情况下,获得了票房成功,于是票房英雄和宣传神话都出来了。但这些,都是暂时的,如果想做成一个成熟产业,必须从产品规划和设计扎扎实实做起,那个时候,电影品质和营销才能比翼双飞相得益彰。

 

文丨杨丰维

 

版权声明

凡本刊注明“来源:剧角映画”的所有文字、图片稿件,版权均属北京剧角映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刊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刊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剧角映画",违者本刊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