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戛纳,华语影人还在门外。就像五道口成为宇宙的中心,我们假想华语电影伟大光荣万丈光芒

(2013-05-17 16:11:56)

戛纳,华语影人还在门外

钱德勒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戛纳影展,随着开幕红毯大戏的上演,我的微博和朋友圈几乎被各种对戛纳的吐槽所席卷,当然这大概是因为我职业的关系,认识的大多数人不是在戛纳,就是在北京过着戛纳时间,关注着这个法国小镇的风吹草动。去年有幸去过一次,还不到半程就已经累得要死,曾经发誓再也不会带着工作去任何电影节,真想纯粹地做一个观众去看自己想看的电影。

    但对于前方大多数华语媒体来说,我们是做不到的。去年,今年,我们往往有一种荒诞的错觉,就是我们只不过在戛纳报道了一次香港金像奖,台湾金马奖或者内地的金鸡百花,即便专访海外明星甚至好莱坞大腕的次数有了突破,但也几乎是隔靴搔痒,也势必淹没再更多更凶猛的华语电影和明星报道中,而更加荒诞的是,不管我们的华语电影有多少入围主竞赛单元或者其他单元,大多数媒体习惯性地将视角放在了更多更多的华语明星,他们当中十之八九跟电影节毫无关系,不过是借了人家的戏台走了个红毯,开了个party,或者根本只是为了出现而出现。在我去年的经验里,有的人视红毯为天,想尽各种招数延长时间,从镜头里看不但显得傻甚至有些不礼貌,因为这样会影响其他人的进程;有的人说是为某竞赛片助兴,但是走完红毯就回酒店接受一轮又一轮的媒体访问;有的人红毯没资格走,那也要身边的宣传打一轮电话请中国的媒体拍照采访,以表明“我来过”,犹如尿尿留记号;有的人其实也没有想象中那样被视为VIP,为了节省成本,还在短租的公寓里自己下厨……这些在国内被追捧的华语明星到底为了什么?国际化的标签真的那么重要么?而我们的媒体出于对大多数读者阅读和关注习惯的尊重——家门口的社区新闻比国际新闻更吸引人——而愿意贡献最好的位置让这些华语明星。

     我们暧昧合谋出这样一种情况:就像五道口成为宇宙的中心,华语电影人也被我们误认为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群体,我们的电影伟大光荣,万丈光芒。而真实的情况是,我们既没有底气展示我们的城市有多现代化,我们的年轻人有多in,也没有底气展示我们除了流血结痂再流血之外,身边大多数普通人有爱有温暖,更加没有底气全世界,戛纳之外我们还拥有更多更有才华的电影人。

     鲜少数不论,至少在一个以白种人和西方文化为主流的电影节里,我们还是非常边缘的,在门外,我们自己玩了一场游戏,游戏的名字叫:你看不见我,但我能看见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