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圣物白牦牛,带给你吉祥 (我见到了) 转自刘影日

(2009-11-14 19:46: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西藏--心灵之旅

    白牦牛是雪域高原上神的化身,数量极为稀少,被看为是圣物,凡是看到白牦牛,便被认为是吉祥的。而它的出身更具传奇色彩。

    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种,体格健壮,适宜在高寒地带生存,又善跋涉,有高原之舟的美称。牦牛分为野牦牛和家养牦牛,而家养牦牛是从野牦牛驯化而来的,驯服并饲养野牦牛,是藏族先民的一大成就。现在野牦牛主要分布在藏北高原一带,而且自上一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野牦牛的种群数量在减少,其活动的空间正在缩小。人类在高原上的频繁活动,早已威胁到了野牦牛的生存。高原野生动物中的霸主,已需要人类的关爱和保护。

    如果上推数千年,则牦牛应是高原上种群繁盛的动物。野公牦牛身形高大,长着硕大而锐利的双角,毛色发亮,高原上难有其它动物与它为敌。藏族的民间歌谣中,野牦牛是人们颂扬的动物之一,常以野牦牛来比喻英雄。与虎一样,野牦牛是英勇的象征,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符号。

    古代的藏族也崇拜牦牛,或者可以说牦牛是藏族古代的图腾之一。汉代西羌部中有牦牛羌,显然是以图腾命名的羌部。吐蕃王族所在的部落被称为六牦牛部,说明同样是以牦牛为图腾的部落。吐蕃王族最为崇拜的山神——雅拉香波,被称为王族的保护神。据《莲花遗教》,当年莲花生大师降服吐蕃鬼神时,雅拉香波山神曾向莲花生大师挑战。为了恐吓莲花生,山神显出了原形,原来是只凶狠的白牦牛,它的身形高大,如同一座小山,鼻孔中喷出云雾,怒眼圆睁,抖动双角,极显威力。但是作为世间的神灵,其伎俩有限,最终被莲花生大师制伏,只好皈依佛门。藏文史籍中还有一则雅拉香波山神的神话,传说吐蕃的第八代赞普止贡被其属下罗昂杀害,两位王子逃难于外,王妃沦为牧马人,罗昂窃取了王位。有一天晚上王妃梦见雅拉香波山神前来与她交合,早上醒来时,见一只白牦牛从她身旁走了出去。后来,王妃生下一子,帮助王子复夺王位。这两则神话,表明吐蕃王族的保护神雅拉香波山神原是图腾神白牦牛,而且显示了图腾神对部落的保护功能。吐蕃部落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着对白牦牛神的崇拜。随着佛教的传播,本土的神灵不断地被改造,逐渐失去了其原始的形态,成为不仅具有神性、人格,而且形体也从动物脱胎为类似于人的形体。像雅拉香波山神也成为地道的密宗护法神,只是其坐骑白牦牛,还仍保留着一丝原有的风貌。
    
牦牛在藏族精神文化层面中的地位随时代而逐趋淡化,但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自古依然,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对于生活于高海拔地带的藏族牧民而言,牦牛浑身是宝,自不待言。而且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传播,许多传统的、地方性的知识往往受到轻视或冷落,当代牦牛的退化或多或少也与此有关。一个传统的牧人,对他的畜群充满了情感,人和牲畜完全是有感应的,牧人、草原和畜群是完整的一体。现在却因城镇化、市场化的冲击,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在被割裂,一种高原特有的游牧文化正从我们眼前消失。实在难以预料,牦牛的乳汁能否再次哺育藏文化。

 

西藏圣物白牦牛,带给你吉祥 <wbr>(我见到了) <wbr>转自刘影日


  
                                          图片来自网络

    尼木县的麻江乡是一个纯牧区,这里的人主要以放牧为生,所以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牦牛,主要以黑色的主要颜色,也有灰色的,黑白相间的,也有纯白色的,我有幸看到了一头纯白色帅气的白牦牛,但是由于赶时间,没有拍下来,实属有点遗憾,不过看到了就会吉祥,这就足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神山上的经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