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水无染百年好,青山不墨千秋图

(2022-04-22 12:11:16)
分类: 杂文

-----观看电视剧《青山不墨》的一点心得

最近央视一套正热播一部电视剧,叫《青山不墨》。其实我很少看电视剧,因为看着看着就容易会被带进剧情里,忘了现实和本分,还白白耗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很多电视剧只听听一些街谈巷议,我一直都不感兴趣。源于在我心里总有个顽固的意识,即使随便看了一会儿,哪怕是没看到头,也没看到尾,在中间看一段基本上知道了其中人物的关系和剧情梗概。这也许是一种天赋吧!可是看了《青山不墨》这部,今日感觉则不同!这是前天一位战友的推荐,在网上找到《青山不墨》这部电视剧的,到今天已经看了16集。

这是以小兴安岭红松母树林为核心题材在我们伊春拍的,也是反映林区建设70年那些前辈作为拓荒者创业的艰辛历程和优秀品格,以及后来人不负岁月、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的故事剧。全剧一改以往涂抹历史弊端的惯习,以理想的人际环境和底层百姓心底的期盼合成一副伊春人民继往开来、跨日奔月的千秋图。剧中出现的好人、好事、好情感和好结局,从思想上和艺术上达到了贯穿全剧史诗般的唯美无暇。令我情绪有些激动,也感觉该写点什么纪念这部具有家乡情怀的好剧!

镜头以小兴安岭云雾漫漫的青山和仙翁山峭峻的石崖为画面背景开篇,随着一群男人低沉有力的哼唱出现了主人公的发自肺腑的声音:“咱工人的心里应该装着啥,建设新中国”!“树苗是大山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孩子。”接着他一声呼唤:“咱们能不能挺直我们的腰,”风在呼啸,众人和群山峻岭一起回响“能!”。接着一曲儿歌伴唱:“咱的林子咱的山,咱的头顶蓝蓝的天,小河流水大河满,花开花落又一年”。画面出现了冰河交融、雪景与冰凌花盛开的场面。

在伊春开发初期,国家正是百废待兴的困难时期,木材需求的任务繁重,来自林业三师和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们面前摆的是天当被、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的艰苦岁月。但是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硬是群策群力、不畏困难,一路闯关,即使是在政治动荡的年月都丝毫不改对大森林的深情呵护和初心不改的信念。这种精神一直到今天成为我们伊春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个电视剧没有用批判的眼光揭露历史的污点,也没有用世俗的眼光对那些社会角落的一些丑陋用泄愤来吸引社会眼球。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能顾全大局,互相帮衬,而且能和工人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即使是有了权利也始终保持党的干部应有本色。不占公家便宜、不走后门、不欺上瞒下。个个是:意坚不拔为后人,去留肝胆两昆仑。多么纯真、多么理想、多么让人赞佩!我们为有这样的前辈感到荣光,为他们无悔的青春和执着的力量大喊“乌拉”!也在此附上我为这部电视剧写的诗:

红松罩乡土,三代人不俗,  

绿水续烟火,情染民怀愫;

往事如浮萍,过眼江尽透,

林都好儿女,装点山独幽;

昨日荆棘路,今朝万紫红,

同心映河川,实干古自有;

多少错和怨,不过长与久,

惟余执之手,不竭存风流。

2022422日星期五 Stan 写于伊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