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2019-05-21 06:26:04)
标签:
图片 |
摄影: 刘建民,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点评人:好友_Stan
摄影界的鸟人喜爱鸟的动态数毛版、叼食版,如果再升华到叼食+飞翔+数毛组合,不仅难上加难,要是真拍到了,其故事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拍摄过程也不亚于作品再造中的精彩。要是还能拍摄到多只的飞翔版、恩爱版、夺食版、斗架版、喂食版更不得了,几乎成了鸟人在摄影艺术生涯追求大满贯的最高境界。再说拍鸟的静态也能产生很高的历史档案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这种情况多是与环境的影材搭配、巧对光影、色调掌眼、空间构图和谐相匹配的系统综合体现。我毕竟眼界有限,但是偏爱我们的建民兄。他在自己的家乡乃至全国各地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几乎囊括了属于我这种类型的摄影人全部梦想。这让我感到惊喜异常,也很嫉妒。说到底,还是被健民兄在摄影中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摄影人大都知道,不管什么版,真正的高手都有类似军事狙击手的本领。像平时,要勤于有针对性地学习鸟类知识和对拍鸟专项摄影技术的不断积累,还要自始至终保持足以应付恶劣自然环境的健康体魄,坚持做到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常态化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对全天候的气象了如指掌,以适应摄影器材边际效能的科学规律,也要对不同鸟类的繁衍、迁徙、日常生活习性熟记在胸。同时还要在拍摄现场的实时跟踪过程中,有抓拍角度与时间把握的准确预判、快门联动不丢画面的本领。这些能够让你的作品真出彩的基本功只要肯努力也不是什么尖端科学,普通人分解、分段去做都能做到。但是最真的,能娴熟把控的连贯动作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平凡人所能一贯坚持的。而这种对摄影人都一致赞同的高难动作,在建民身上确实有,而且他的鸟片几乎个个出众,精彩绝伦。看得我眼花缭乱,喜不胜收。我挑选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供大家欣赏。都给起个名,拙见而已,未与健民商榷。
画面的海鸥怎么看都像鸽子,面目清秀,性情温和;迎面飞来,如出水芙蓉,涉越净水,光影如云。拍迎面的画面最难,一般容易拍到的都是背面、侧面图。仔细看,从翅膀的长短看,应该是这只鸥本来是朝东飞的,看到健民注视它的时候,略显向正面转头的姿态似乎在说:我要飞了,你赶紧拍。

这是我们伊春的鸟,叫戴胜,老百姓也有叫叨木冠子。其实这不是啄木鸟,但是喜欢在啄木鸟敲凿的蛀洞里坐窝,总在树洞来来往往,还下蛋抱窝,常被人误以为是森林医生。
画面主角是一只丹顶鹤,前景是盛开的玫瑰花丛。在晨雾的笼罩下,颇显鸟的富贵和仙气十足。这类玫瑰树我在吉林延边的汪清县看见过,树大约有一米多高,花开的时候,花束多,还很大,有15厘米左右,国内已经有人大面积栽培,主要是提取玫瑰花油。玫瑰油是目前我知道的、最好的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生活保健品,也是女人该用的最佳护肤品。
这个片有一个大看点,就是铁丝线悬挂的人间垃圾。两只小鸟紧靠一团垃圾,愣头愣脑地都往外看,而不是互相看。心中充满不解、疑惑,更有无奈。看什么,不言而喻吧。注意看,垃圾团中有一根明显是车床拉出的铁削。对鸟来说,这都是人祸。
这是一家子,白喉红臀鹎,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南亚一带。仔细看尾下的覆羽血红色是主要辨识点。这种鸟很少吃虫子,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这张片有很多看点,一是整体看,老的在喂小的,二是近的小鸟口中已经吃到食物,没吃到的张着大嘴狂叫,眼睛瞪的溜圆,既愤怒又预展翅抢夺。三,老鸟嘴里叼着另一半,在考虑是不是该给没吃到的。小鸟一静一动,富含生命之间的博弈和哲理。
近期建民兄又萌生更大的想法:想当一名骑行祖国边界的使者。《伊春摄影》由长武兄执笔也正在进行跟踪报道。详见网址和微信公众号:
伊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