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2019-05-21 06:26:04)
标签:

图片

摄影: 刘建民黑龙江省伊春市人,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点评人:好友_Stan

    摄影界的鸟人喜爱鸟的动态数毛版、叼食版,如果再升华到叼食+飞翔+数毛组合,不仅难上加难,要是真拍到了,其故事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拍摄过程也不亚于作品再造中的精彩。要是还能拍摄到多只的飞翔版、恩爱版、夺食版、斗架版、喂食版更不得了,几乎成了鸟人在摄影艺术生涯追求大满贯的最高境界。再说拍鸟的静态也能产生很高的历史档案价值和艺术价值。但是这种情况多是与环境的影材搭配、巧对光影、色调掌眼、空间构图和谐相匹配的系统综合体现。我毕竟眼界有限,但是偏爱我们的建民兄。他在自己的家乡乃至全国各地拍摄的鸟类摄影作品,几乎囊括了属于我这种类型的摄影人全部梦想。这让我感到惊喜异常,也很嫉妒。说到底,还是被健民兄在摄影中追求卓越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摄影人大都知道,不管什么版,真正的高手都有类似军事狙击手的本领。像平时,要勤于有针对性地学习鸟类知识和对拍鸟专项摄影技术的不断积累,还要自始至终保持足以应付恶劣自然环境的健康体魄,坚持做到能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常态化的体能训练。不仅要对全天候的气象了如指掌,以适应摄影器材边际效能的科学规律,也要对不同鸟类的繁衍、迁徙、日常生活习性熟记在胸。同时还要在拍摄现场的实时跟踪过程中,有抓拍角度与时间把握的准确预判、快门联动不丢画面的本领。这些能够让你的作品真出彩的基本功只要肯努力也不是什么尖端科学,普通人分解、分段去做都能做到。但是最真的,能娴熟把控的连贯动作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平凡人所能一贯坚持的。而这种对摄影人都一致赞同的高难动作,在建民身上确实有,而且他的鸟片几乎个个出众,精彩绝伦。看得我眼花缭乱,喜不胜收。我挑选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供大家欣赏。都给起个名,拙见而已,未与健民商榷。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一、和平崛起)

画面的海鸥怎么看都像鸽子,面目清秀,性情温和;迎面飞来,如出水芙蓉,涉越净水,光影如云。拍迎面的画面最难,一般容易拍到的都是背面、侧面图。仔细看,从翅膀的长短看,应该是这只鸥本来是朝东飞的,看到健民注视它的时候,略显向正面转头的姿态似乎在说:我要飞了,你赶紧拍。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二、衔鱼翠鸟)

    这只白胸翡翠是只成熟鸟,看它叼小鱼时甩的水珠四射、浑然有力。从画面树叶的尺寸看,鸟很小,也就是三个绿叶长度,但拍到的确是健壮的体魄。鱼就更小了,但是整条鱼,包括鱼眼都看得清,鱼翅和尾部都透着光,画面动感十足。
       正应了唐代那首诗句:擘波得潜鱼,一点翠光去。我再加一句:飞空抖鱼龙,并趾摇叶高。我想:建民看着都心动不已,爽歪歪。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三,愿乞终养)

这是我们伊春的鸟,叫戴胜,老百姓也有叫叨木冠子。其实这不是啄木鸟,但是喜欢在啄木鸟敲凿的蛀洞里坐窝,总在树洞来来往往,还下蛋抱窝,常被人误以为是森林医生。

  看看这只老态龙钟的鸟,弯曲耷拉的脚趾,很费力地往小鸟嘴里塞鱼虫,好像要反复多次才能让小鸟吞进去。我看着都累,也想想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老了谁来喂?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四,满满地情爱)
    这是一对夫妻鸟,叫蜂虎,是南方的鸟种。专吃蜜蜂类的虫子。看喉部的颜色可分为栗喉蜂虎、绿喉蜂虎、白喉蜂虎、蓝喉蜂虎等等。这只到底是什么蜂虎,我也弄不清。反正挺可爱的。看左边的鸟歪着头,也不急于接过来,很有趣;右边的嘴里叼着一个蜜蜂虫好像在推让食物。而且明显让出虫子的大半部,好方便对象接着。这对夫妻鸟之间平时的恩爱之情不以言表。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五,仙鹤赏梅)

画面主角是一只丹顶鹤,前景是盛开的玫瑰花丛。在晨雾的笼罩下,颇显鸟的富贵和仙气十足。这类玫瑰树我在吉林延边的汪清县看见过,树大约有一米多高,花开的时候,花束多,还很大,有15厘米左右,国内已经有人大面积栽培,主要是提取玫瑰花油。玫瑰油是目前我知道的、最好的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的生活保健品,也是女人该用的最佳护肤品。
    人都知道“松鹤延年”的预示是吉祥寿安。这张片让我们耳目一新,原来“仙鹤赏梅”的寓意也是卓然不群。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六,瞧瞧,这是谁挂的)

 这是什么鸟,像一对演喜剧的丑角。我请教了向东,他告诉我是长尾阔嘴鸟。这种鸟大都在南方高原地带,辨识的特点就是眼睛后边有黄斑点,亚成鸟(未成熟的鸟)身体呈绿色。海拔低于700米地带很难看到。

这个片有一个大看点,就是铁丝线悬挂的人间垃圾。两只小鸟紧靠一团垃圾,愣头愣脑地都往外看,而不是互相看。心中充满不解、疑惑,更有无奈。看什么,不言而喻吧。注意看,垃圾团中有一根明显是车床拉出的铁削。对鸟来说,这都是人祸。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七,问天)

   从摄影角度看,这只鸟拍的很极为清晰,连左侧肩部风刮起的一丝羽毛都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目光炯炯的鸟眼和嘴角成直线指向天空,庄严肃目。面对逝去生命的树干,它在想:这么粗壮的树枝,看根部年轮起码上百年,从筋条都看得出这棵树往日的辉煌。但今天成了光秃秃,将来还有我们鸟类的栖息之地吗?看明朝,我身何往,问苍天谁主沉浮。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八,两难) 

这是一家子,白喉红臀鹎,生活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南亚一带。仔细看尾下的覆羽血红色是主要辨识点。这种鸟很少吃虫子,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这张片有很多看点,一是整体看,老的在喂小的,二是近的小鸟口中已经吃到食物,没吃到的张着大嘴狂叫,眼睛瞪的溜圆,既愤怒又预展翅抢夺。三,老鸟嘴里叼着另一半,在考虑是不是该给没吃到的。小鸟一静一动,富含生命之间的博弈和哲理。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九,猎鱼高手)  
    
先普及一下鸟纲分类中的种属关系。这张片子拍的是鹗,也是猎鹰的一种,这种鸟是捕鱼高手。这个鸟种归属隼形目。几乎所有大型猛禽都在之列。但是鸮(我们一般说的猫头鹰)除外。在我们伊春也可以常拍到。我看了我们群陈燕女士拍了很多,鹗的姿态也同样异常精彩,不输建民兄的片。有时间另行编辑成述。
    这个片子最亮的一处就是鹗的眼睛,像牛眼一样大,前爪抓鱼头,后爪按着鱼的腰间盘,从力度上看,可以肯定:鱼的脊骨已经被折断。在冰封的水面上拖行。鱼不可能自己蹦到水面上,看来,这只鹗已经拖着一条大鲤鱼有一段时间了。在水中直接拍抓鱼跳出水面的瞬间容易一些,但是能跟踪怕到拖行到冰面的画面,不管距离多少,时间长短,拍摄者几乎是一直止住呼吸,连续按动快门,不间断跟踪拍摄的。

刘建民鸟类摄影作品赏析

                                      (作品十,多彩鹦鹉) 

  鹦鹉是鸟纲中最大的科之一,据现有资料计数有358种,此类鸟遍布世界各地,人们也喜欢当宠物饲养。看健民拍了这么多色彩各异的鹦鹉,足以显出建民兄的足迹全景。

  作为一名摄影家,不仅仅是以鸟类为题材进行勤奋地创作,也从作品中折射出很多人文观念给社会以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这已经超出一名摄影家的追求艺术的范围了。想看健民兄更多的鸟片,请参见一下网址和微信公众号:伊春摄影  https://mp.weixin.qq.com/s/xeyeGWKExpsfr4qHkSqK2A

近期建民兄又萌生更大的想法:想当一名骑行祖国边界的使者。《伊春摄影》由长武兄执笔也正在进行跟踪报道。详见网址和微信公众号:

伊春摄影  https://mp.weixin.qq.com/s/JjltbdYQsK8KN38RaI9bBQ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