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 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2014-03-05 20:25:20)
标签:
校园 |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含义。
2、掌握圆柱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
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应用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灵活运用表面积、侧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手段]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口答):
1、(1)已知半径或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 =
2、什么是表面积?怎样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要制作这样一个茶叶筒,至少需要多少材料?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2、拿出自备的圆柱体,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圆柱体是由两个平面和一个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观察、猜测:
将圆柱的表面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2、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后再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老师将3组学生动手操作的结果贴在黑板上。
3、推导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生: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体的侧面积。
师: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体的什么有关?
生: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师:如果用S侧表示圆柱体的侧面积,用c表示底面周长,
h表示高,那么 S侧=Ch
。
师: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体侧面积也可以写成什么?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如果不沿高去剪,而是沿一条斜线来剪,结果就不是长方形,而是平行四边形。
生:我们小组剪出的侧面是一个正方形,它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师:那你们能计算出这个侧面积吗?需要测量哪些数据?(高和直径或底面周长)
4、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 )
5、引导学生总结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课件出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学生根据提示填空。
因为圆柱的表面展开后可得到:两个底面是大小相等的(
(板书结论)
(2)一个茶叶筒高2 dm,底面周长31.4 cm .做这样一个茶叶筒至少需要多少材料?
四、指导练习,及时反馈。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六页练一练第一题的第一小题,集体订正。
2、教材第六页试一试:
重点交流“无盖水桶”的表面积,要计算的是哪几个面的面积。
3、教材第六页练一练第2题:
重点理解“压路机前轮转一周,压路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计算自己做的圆柱体,看看每个圆柱各需要多大的材料。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