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映认字特点

(2009-10-20 18:11:15)
标签:

杂谈

分类: 特色课程
    目前国内的认字方法很多。大多是通过韵语、儿歌等形式进行,它们的缺点都要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大多数儿童可以背下来,但是要拆分到能把字搬家在阅读中也认识就困难重重了,很多儿童在认字书上能认识每个字,在阅读中就不认识了。也有通过部件、笔画的拼凑来认字的,儿童在拼字的过程中容易把笔顺搞错,成习惯了,以后上学就很难改变了。“直映认字”综合了众家之长,完全避免了它们的缺点,因而使得认字的效果有了突飞猛进地飞跃。5、6岁的儿童80%都只要2—4个月就可以认识2000左右个字,达到阅读儿童故事书的目的。它突出的特点有五条:
  一、 “直映认字”继承了古代的《千字文》的认字原理。2000个常用汉字编成736个词组。避免重复记忆,提高记忆效率。
  二、“直映认字”所组成的736个词组都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极易理解。儿童一看就明白。因此,一般的孩子只要看过2—5遍,就能琅琅上口,并能基本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看上几遍,就把汉字牢牢地记在脑子里了。
  三、 “直映认字”与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每个词组都融入图中,以图释意,以图示音。这样把原本符号化的汉字完全转变成了形象化的图形。学生看到字就能想到图,想到图就能发出字音,学起来轻松自如,完全避免了机械的死记硬背。
  四、“直映认字”解决了有史以来认字与阅读无法紧密结合的矛盾。
  5~7岁的孩子阅读欲望很强,但是以往的教材认字步伐很慢,孩子们刚认识了一些字,就很想读书了,又没有相对应的书可以读,喜欢读的书中又存在许多还没有认识的字,只能看看书里的插图,非常痛苦。《直映认字》就解决了认字量少和阅读欲望强的矛盾。《直映认字》每64个字为一课。《配套阅读》与《直映认字》紧密结合,把每一课的64个字编成两则故事。即学会第一课64 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文章《公园》和《太美了》;学会第二课的64个字以后就可以阅读故事《上学了》和《专心》,依次类推。《配套阅读》里的46个故事全由两个人物小直和小映串联起来,故事非常有趣。有到森林、无人岛探险的;有到魔法学校学魔法的;有古代的故事;有战争的故事;有遐想未来的故事……书的画面也很生动,孩子们读起来爱不释手。《配套阅读》里的故事既对认识的字词起到及时巩固的作用,又可以检测认字的效果。让孩子们刚开始认字就体验到阅读和成功带来的愉悦。“直映认字”与阅读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一点是目前任何一种认字法都没有做到的。
  五、“直映认字”的编排遵循儿童的思维规律。
  儿童观察事物、记忆事物就是“直映式”的,像照相机一样直接摄入。教学时和联想、双重密码呈现、延长分配学习时间等科学的快速记忆原理相结合;复习时遵循遗忘规律,从而让认字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六、目前幼儿教育如英语、数学、认字等大多数教学活动激发孩子兴趣的方法都比较侧重于外因激励。即把学习内容编排在游乐活动中,运用一定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儿童对某一项学习能保持长时间兴趣的主导原因有两个:内因激励—能轻松地接受并学会学习的内容;外因激励—花样繁多的形式吸引孩子。其中内因起着主导作用,孩子们接受并掌握所学的内容越轻松,兴趣越浓厚;只要能轻松地把学习的内容掌握,就算学习的方式非常单调,没有任何游戏和奖励,孩子们仍然兴趣盎然,如听故事,看动画片。“直映认字”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两者相比较,我们更重视内因激励。我们把汉字编在故事中,放在直观的图片中,让孩子们接受起来非常轻松,他们的兴趣就很浓了,几乎所有的孩子只要上一堂课就迷上认字。同时我们又从外因入手,把孩子们已经产生的认字兴趣加以巩固和延伸。我们设计了有直映特色的奖花、奖状、奖牌、奖品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