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贾宝玉上学一事看贾政为人行事--大少读红楼梦第九回笔记之六

(2014-03-04 21:24:29)
标签:

红楼

分类: 红楼梦读后感

从贾宝玉上学一事看贾政为人行事

--大少读红楼梦第九回笔记之六

 

贾政是个有意思的人物,作为贾宝玉的父亲,红楼梦中对他的描写十分到位。通过各种细节的把握,我们完全可以更贴切地了解贾政。话不多说,我们来看看贾政听说贾宝玉要去家塾读书的消息后的几个细节。

内容出自《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http://s7/mw690/001NUUIWgy6H3cacMhE06&690

起因

荣国府塾师南归,且贾宝玉生性不喜读书,于是借口生病,又得贾母支持,所以懒待在家四处游玩。后遇到秦钟,见秦钟相貌非凡、且有意到家塾附读,于是见猎心喜,一改以往厌学旧态,反而急于上学。

秦钟其人

秦钟的姐姐秦可卿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父亲秦邦业是工部营缮郎、贾政的属下。秦可卿是秦邦业抱养的女儿,秦钟则是秦邦业老来之子,十分宝贝,一心望子出息,只因家境困窘,无力延师,于是谋划到贾府家塾附读。

 

有了以上共识后,我们再来看看第九回中围绕着贾政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  放任宝玉

在塾师南去之后,贾宝玉必定曾经去家塾上过学的。根据有二。

其一,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这个再字说明问题。

其二,众清客们劝道:“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

贾宝玉“往年”曾去塾中读书无疑,但是却没有什么结果,可能是借了生病或者什么事故就不再前往,可是未见贾政如何管教宝玉,可能是因为宝玉有贾母的庇护。不过古人有云,养不教父之过,贾政喜好读书,应该知之。

 

细节二  假痴假呆

秦邦业是贾政的下属,为秦钟要到贾府附读,颇动了些心思。事情未有眉目之前,可能不敢想贾政提起,但是得到贾母的首肯后,秦邦业怎么可能不当面向贾政致谢?所以,大少推断,贾政早知道今天贾宝玉约了秦钟要一起去家塾上学,所以才“回家早些”。可是当宝玉进来回说要去家塾上学时,贾政却假装不知。何其假哉?

 

细节三  过而不问

贾政不知道他的儿子读了些什么书、学到什么程度,也是一个笑话;更可笑的是,放着儿子在眼前不问,却把一个不识字的跟班李贵叫来问话,也算是一大奇观。

 

细节四  张冠李戴

贾政嫌儿子不长进,但是却不去教训儿子,倒要去揭了李贵的皮,再和宝玉算账。大少真不知道政公此账将如何算来。此其一。

其二,这李贵只是个跟班,连书童都不是,居然因为少爷不读书,要被揭了皮,也真是够倒霉的;更妙的是,现在这时候不揭,却要等老爷闲了时候再揭,这政老爷整天和清客相公闲谈居然也算是正事?

贾政之昏聩可见。

 

细节五  李贵掸灰

宝玉道书房告诉贾政要去上学,却遭到呵斥:“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

有趣的是,李贵从贾政屋里出来后,却是一面和宝玉说话,一面掸自己衣服上的灰。作者如此笔墨,尤引人发笑:到底是哪里脏?

 

分析过这些细节,大少不禁要写出下面的话来。

1.      贾宝玉无论是在府中读书还是去家塾上学,作为宝玉的父亲,贾政都应该过问乃子的功课,或者与西宾讨论,或者直接问宝玉,最没道理的就是去问跟班李贵。是为不智;

2.      宝玉要去塾中读书,无论如何是件好事,作为父亲既不鼓励、也不嘱咐、又不教诲,却竭尽冷嘲热讽之能事,一味在清客相公面前显摆个虚头,却不知如此最被人笑话。是为失当;

3.      既然想吓唬贾宝玉,又怕贾母生气,于是就使出那隔山打牛的功夫,一顿喝骂威吓都落在李贵身上,偏生李贵不对贾宝玉的功课负责,贾政的隔山打牛到了贾宝玉这里成了隔靴抓痒。是为无能;

4.      知道自己儿子不爱学习,如今却一反常态雀跃着要去塾中上学,其中原因不言而喻,贾政却毫无所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是为昏聩。

 

好个贾政,不智、失当、无能、昏聩。你看明白了吗?

 

听大少解读红楼梦,请订阅大少的微信公共账号:yes-yinshao

或扫描http://s9/mw690/001NUUIWgy6H3c5RRX288&690

 

 

 

【以下原文】

……

贾母也未免有几句嘱咐的话。然后去见王夫人,又出来书房中见贾政。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顽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世兄竟快请罢。”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出去。

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帐!”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

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屏声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李贵等一面掸衣服,一面说道:“哥儿听见了不曾?可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好体面,我们这等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从此后也可怜见些才好。”宝玉笑道:“好哥哥,你别委曲,我明儿请你。”李贵道:“小祖宗,谁敢望你请,只求听一句半句话就有了。”说着,又至贾母这边,秦钟早来候着了,贾母正和他说话儿呢。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