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从题匾额对联事观察贾政--大少读红楼梦十七回笔记之二

(2014-01-08 22:59:19)
标签:

红楼

分类: 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贾政带领众人游园并题对这一段,是全书中难得的集中、直接描写贾政的回目,仔细读来,甚能探察贾政及众清客的心理活动,咱且看来。

 

清客献名

话说贾政引众人到得桥上亭中,问众人何以此题,众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

自来未闻有亭名“翼然”,为什么?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凡塔皆笔状,凡亭则必翼然;欧阳公云有亭翼然,如果只从文意,此翼然二字可直接删去为是。所以,这班清客相公们献“翼然”为亭名,实搪塞耳。好一副清客嘴脸。

 

政公自拟

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妙在一个佳字,贾政感觉出不妥,但是不明就里,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只用压水而成做理由。这“压水偏水题名”是做学作文的入门规则,贾政偌大年纪难为还记得。哈哈。

众清客伴政公日久,皆知今日游园题名,清客自己是配角,贾政无论如何谦虚,大家只附和着哄着开心即了,卖弄了才情反为不美。当贾政问起时,清客们献一亭名曰“翼然”,是因为“有亭翼然”四字就在嘴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而已。但是贾政的思路却被引到了欧阳修的文字中。于是贾政自拟了一个“泻”字,旁一清客补一“玉”字。

且慢。按照大少的看法,这“泻”、“玉”二字中,“玉”的形象远胜“泻”字,或许“听玉”还勉强些。

注意,此时贾政在“拈髯寻思”。贾政此时在想些啥?

请注意,贾政说出这个“泻”字时,用的一个词曰“拙裁”,这个裁字背后的意思很清楚,第一,贾政觉得这个字非常好,又有出典、又形象;第二,虽说是拙,但是显然他已经将“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的谦语忘之脑后了,可能还自觉颇有才情呢。所以,此刻贾政并不是在琢磨这个“泻”字的问题。

据大少猜测,贾政此刻琢磨的问题有两个可能。

第一,琢磨这个“玉”字是不是妥当,有没有可替换的。不过显然他一时没想出其他字来;

第二,琢磨元春的审美观。观全文可知,贾政于礼节方面是无可挑剔的,循规蹈矩,而且前面已经说到这些匾额题咏都应请元妃定夺,因此上,他自己虽然满意这个“泻”字,却还是要琢磨元春是否满意。

贾政琢磨的结果是没有结果。

 

宝玉题咏

贾政正思索之际,看到宝玉,于是“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注意这“笑”字,政公此刻颇为自诩,心情不错。

宝玉这番开口首先肯定了他爹的思考,这在贾宝玉和他爹相处的过程中是少见的,还带有点拍马屁的意思。其实是宝玉早有看法,未经其父点名,不敢发言罢了,此番指名要他“拟一个来”,正中宝玉下怀,一大套言论即将喷薄而出(胡用成语,请谅),而且这种情况下,一般人都采用这种先扬后抑的说话方式。各位不信以后在各种类似场合上可以看到听到的。

正如贾宝玉说的,用“泻”字命名省亲花园的亭子,确实很是不妥,出典再好也不妥。此一番评论,政公想必无话可说,只恨自己怎么没先想到这一节。

贾宝玉也招人恨,品评了一番后,却不说自己的,很谦虚地卖了个关子,“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

贾政内心已经同意了宝玉的批评,怎奈才情不够,一时无出,只得出言批评宝玉,道:“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诸位听着这类话语耳熟否?编新有编新的好处,述古自有述古的场合,粗陋不堪四字批语是政公听了宝玉一番言论后的自评,却怪不得他人。讨论问题的场合下,如此说话之人,多是因循守旧不知机变之人,观察周围,汝必得之。

在贾政的催促下,宝玉说:“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贾政再次“拈髯点头不语”,同时在寻思,寻思啥?这回清楚了,他在琢磨元春是否会喜欢。yinshao@gmail.com

众清客的逢迎自不必说,这种场合下,大部分人都会,不必教的。

在这个亭子里,贾政一共三次思考,第三次除了思考元春是否认同外,可能还在思考元春对宝玉的喜爱之情,对吧?等到元春省亲时,大家就都清楚了。

 

【以下原文】

......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绣槛,皆隐于山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