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宝钗如何画大观园--大少读红楼梦四十二回笔记之五

(2014-01-04 17:48:21)
分类: 红楼梦读后感


    这篇笔记的题目起得奇怪,相信有不少人会有看法。没错,贾母是安排惜春画大观园,但是明显惜春力有所不逮,按照我的看法,最后这画还得拜宝钗之力。你看看宝钗是如何做的。

书自《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话说贾母因在刘姥姥面前夸说惜春会画,安排惜春要照大观园画张画出来瞧瞧,说“等明儿叫他画一张如何?”好像画个园子轻而易举的样子。其实,观后文书可知,惜春并不具备这个能力。惜春要告一年的假准备专心画画,李纨聚集众人商议,一通玩笑之后,还是宝钗发表主见。仔细读过宝钗说的那段文字,大致可以分解成几个部分:

一. 现实和目标之间的差距

现实情况是,“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

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

很显然,只不过会画几笔写意的惜春,肚子里根本没有丘壑,实际上是难以捉刀大观园图景的。

二. 难在哪里

第一,全图布局上难。要画好整幅画,首先要会布局,要有透视感,“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

第二,各个区域的界划难。作为图画中主体部分的建筑,要按照区块做好布局的,否则“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

第三,人物安插有讲究。在整幅画中,人物虽然相对于楼台房舍要小很多,但是细微处也不能出差错,安插时的疏密高低、落笔时的“衣折裙带手指足步,”都不可大意。

这些道理从宝钗的口中娓娓道来,足见宝钗在绘画一节上远高于众姊妹,其理论水平断不是会画“几笔写意”的惜春所及。

三. 定期限派人手

宝钗分析了惜春的绘画水平、以及要画好大观园所面临的技术上的三大困难,却并没有直接说应对方法,却开始安排叫作业期限。

宝钗说:“...竟给他半年的假...”。这个时限是如何定出来的?在场的兄弟姊妹们必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宝钗却心中有数,她的到底有甚妙方能让惜春在半年之内画出大观园呢?看她给惜春分派了一个助手:“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通读全书,我们都知道,古人所为的才子,必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琴、画上是不通的,这宝钗为何要分派宝玉做惜春的助手?慢慢往下看来。

四. 理清思路

宝钗继续道:“......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那就更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

到这里,宝钗其实已经点出了画大观园之方法,只是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这宝玉也确实是个呆子,闻听宝钗分派他做助手,主要工作是去请教“会画的相公”,一时信以为真,忙忙地“如今就问他们去。

宝钗见宝玉完全没有领会自己的意图,无奈之下只得批评他是“无事忙”,并继续启发式讨论:“......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拿什么画?”贾宝玉却依旧没有明白,也答不到点子上,又被批评为“不中用!

无奈之下,宝钗只得自己将主意拿出,却是这样来做:

1. 宝玉去找王夫人要园子的细致图样;

2. 宝玉去“和凤丫头要一块重绢,叫相公矾了”;

3. 宝玉去叫相公“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

4. 宝玉去叫相公“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

到这里为止,还都是宝玉的事情,完全没有惜春啥事。我相信,相公们把这些都弄好了,肯定就顺手把“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都配到画上了。不过呢,文中没有说,咱yinshao@gmail.com只是臆测,作不得数,您说对吧?

相信您读到这里,也会和大少一样有这样一个感觉:宝钗这不是做假吗?您说对了。这篇小短文原来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看宝钗如何进行任务转包》。现在有不少“作家”懒怠写作,都花钱找人代笔(下称“代笔作家”),不过却不是创新,这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可是早早地就会这些,而且还做得天衣无缝,大少在此倒是要建议这些“代笔作家”在自家房内常供宝钗之位,以示崇敬。一乐。

五. 执行

说书到这里,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画大观园一事在宝钗的筹划下已经完成了。除了宝玉要做的事情外,没有什么要执行的了。但是显然,当场的兄弟姊妹们并不完全明白,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宝钗干脆把事情布置到位。

六. 圆谎

你道宝钗怎生布置?

宝钗道:“......你们也得另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张粉油大案,铺上毡子。你们那些碟子也不全,笔也不全,都得从新再置一分儿才好。

首先看这个“”字、“”字,这是说,外头已经都做过了,但是在里头还是得照着正经流程另做一套,为什么?没别的,造假需要呗。就好比“代笔作家”,您好歹把别人代您写的书稿抄圆乎了吧?

惜春是个老实人,一听得宝钗说如此就急了,于是乎,干脆,宝钗包办到底,开单子,叫宝玉听写,但凡涉及绘画的各式器、物,统统买过,“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又顽了,又使了,包你一辈子都够使了”,如此一来,看去真的像是惜春作画了。

好吧,这宝钗,真够使的。您说是吧?

不过,最后成稿,还是得由惜春,后文书有说到,落雪时节贾母还问起这画,叫惜春在年前要画出来。

 

【以下原文】

......

宝钗道:“我有一句公道话,你们听听。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如今画这园子,非离了肚子里头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是象画儿一般,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你就照样儿往纸上一画,是必不能讨好的。这要看纸的地步远近,该多该少,分主分宾,该添的要添,该减的要减,该藏的要藏,该露的要露。这一起了稿子,再端详斟酌,方成一幅图样。第二件,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第三,要插人物,也要有疏密,有高低。衣折裙带,手指足步,最是要紧,一笔不细,不是肿了手就是跏了腿,染脸撕发倒是小事。依我看来竟难的很。如今一年的假也太多,一月的假也太少,竟给他半年的假,再派了宝兄弟帮着他。并不是为宝兄弟知道教着他画,那就更误了事,为的是有不知道的,或难安插的,宝兄弟好拿出去问问那会画的相公,就容易了。”宝玉听了,先喜的说:“这话极是。詹子亮的工细楼台就极好,程日兴的美人是绝技,如今就问他们去。”宝钗道:“我说你是无事忙,说了一声你就问去。等着商议定了再去。如今且拿什么画?”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冷笑道:“我说你不中用!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搜。拿了画这个,又不托色,又难,画也不好,纸也可惜。我教你一个法子。原先盖这园子,就有一张细致图样,虽是匠人描的,那地步方向是不错的。你和太太要了出来,也比着那纸大小,和凤丫头要一块重绢,叫相公矾了,叫他照着这图样删补着立了稿子,添了人物就是了。就是配这些青绿颜色并泥金泥银,也得他们配去。你们也得另上风炉子,预备化胶,出胶,洗笔。还得一张粉油大案,铺上毡子。你们那些碟子也不全,笔也不全,都得从新再置一分儿才好。”

惜春道:“我何曾有这些画器?不过随手写字的笔画画罢了。就是颜色,只有赭石,广花,藤黄,胭脂这四样。再有,不过是两支着色笔就完了。”宝钗道:“你不该早说。这些东西我却还有,只是你也用不着,给你也白放着。如今我且替你收着,等你用着这个时候我送你些,也只可留着画扇子,若画这大幅的也就可惜了的。今儿替你开个单子,照着单子和老太太要去。你们也未必知道的全,我说着,宝兄弟写。”宝玉早已预备下笔砚了,原怕记不清白,要写了记着,听宝钗如此说,喜的提起笔来静听。宝钗说道:“头号排笔四支,二号排笔四支,三号排笔四支,大染四支,中染四支,小染四支,大南蟹爪十支,小蟹爪十支,须眉十支,大著色二十支,小著色二十支,开面十支,柳条二十支,箭头朱四两,南赭四两,石黄四两,石青四两,石绿四两,管黄四两,广花八两,蛤粉四匣,胭脂十片,大赤飞金二百帖,青金二百帖,广匀胶四两,净矾四两。矾绢的胶矾在外,别管他们,你只把绢交出去叫他们矾去。这些颜色,咱们淘澄飞跌着,又顽了,又使了,包你一辈子都够使了。再要顶细绢箩四个,粗绢箩四个,担笔四支,大小乳钵四个,大粗碗二十个,五寸粗碟十个,三寸粗白碟二十个,风炉两个,沙锅大小四个,新瓷罐二口,新水桶四只,一尺长白布口袋四条,浮炭二十斤,柳木炭一斤,三屉木箱一个,实地纱一丈,生姜二两,酱半斤。”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众人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你那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众人听说,都道:“原来如此。”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的道:“你瞧瞧,画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说道:“宝姐姐,你还不拧他的嘴?你问问他编排你的话。”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一面说,一面走上来,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笑着忙央告:“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众人不知话内有因,都笑道:“说的好可怜见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他罢。”宝钗原是和他顽,忽听他又拉扯前番说他胡看杂书的话,便不好再和他厮闹,放起他来。黛玉笑道:“到底是姐姐,要是我,再不饶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