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韵律启蒙详细讲解-上卷九佳 (梅可望,橘堪怀)

(2014-05-06 10:58:08)
标签:

古诗词

韵律

分类: 韵律启蒙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

钿(音店DIAN):妇人鬓饰。 

 

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

圉圉(音鱼YU):受困而不舒展的样子

《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子产曰: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译文:从前有人送条活鱼给郑国的子产,子产叫人把它畜养在池塘里。那人却把鱼煮吃了,回报说:“刚放进池塘里时,它还要死不活的(圉圉);一会儿便摇摆着尾巴活动起来了;突然间,一下子就游得不知去向了。”于产说:“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它去了它应该去的地方啦!”

喈喈(音阶JIE):象声词,禽鸟鸣声。《诗经·周南·葛覃》:"黄鸟于飞......其鸣喈喈。"

草履:草鞋。

芒鞋:以芒草编成的草鞋。

 

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

时辈:当时有名的人物

诙谐:谈吐幽默风趣。

 

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

孟训文公谈性善: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译文:滕文公做太子时,准备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人性天生善良的道理,句句都提到尧、舜。

颜师孔子问心斋:

语出《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於听,心止於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译文: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筝柱: 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

荆钗:荆条做头钗,意为简朴。《后汉书·梁鸿传》载,孟光既嫁梁鸿,乃为椎髻荆钗,布衣练裙。

 

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

榆塞:即榆谿塞,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

 

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

荠:俗呼乳浆菜,一种野菜。

采莲娃:采莲的女子。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

六义指《诗经》之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风—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颂—祭祀和颂圣的乐曲

赋—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比—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八音: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系古时八类乐器。

 

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

造律吏哀秦法酷:汉高入咸阳,哀秦法太酷,约以三章之法。后无以除奸,命萧何造律,次其轻重。"

郑声:郑国的民间音乐。古人认为它淫靡放荡,不能登大雅之堂。

《论语·阳货》: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译文:孔子说:“我憎恶用紫色取代大红色;憎恶用郑国的音乐扰乱典雅的音乐;憎恶用巧嘴利舌颠覆国家的人。”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

秋天到了,鸿雁飞过去了。

 

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雨来之前,蚂蚁在忙碌的搬家。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

 

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

砌蚓:阶砌缝隙中的蚯蚓。

蜗:蜗牛。

 

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

梅可望:《魏志》:曹操军士大渴,无水,操曰:前有梅林,可止渴。士卒闻之遥望,而口中水出。

橘堪怀:《三国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跪答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

译文:陆绩六岁时,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揣了三个在怀里,临走时,因跪拜告辞而橘子掉了下来,袁术对他说:“陆郎作客还要藏橘于怀?”陆绩跪着回答说:“打算带给母亲吃。”袁术对他大为惊奇。

季路:字仲由,孔子弟子。

高柴:孔子弟子。

 

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

沽酒:从市场上买酒;买酒

 

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

马首不容孤竹扣:

《史记·伯夷列传》载:商孤竹的儿子伯夷和叔齐,听说周武王伐纣,扣马劝谏,最终没能阻止武王伐纣。

原文:

《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译文:

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

 

车轮终就洛阳埋:《后汉书·张纲传》载:张纲胸怀匡复汉室的远大志向,适逢外戚专杈,汊安帝遣其巡视民风,张纲把车轮埋在洛阳都亭,以示不畏杈贵。

 

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

《旧唐书·裴度传》:"元和十二年八月三日,(裴)度赴淮西,上御通化门慰勉之。度楼下衔涕而辞,赐之犀带。" 

大意:元和十二年八月初三,裴度前往淮西,宪宗诏令神策军派三百名骑士随从护卫,并亲至通化门慰问勉励他。裴度在城楼下含泪辞别,宪宗赐给他帝王佩用的通天犀角腰带。

 

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白燕之钗:相传汊成帝时,神女献燕钗,后化白燕飞走。

《汉书》载,汉成帝起招灵阁,有神女进一燕钗,帝赐赵婕妤。昭帝时宫人碎之,化白燕飞去。

髻(音记JI):妇人盘发称为髻。

簪(音ZAN):妇人挽头发的首饰。   


本卷原文

河对海,汉对淮。赤岸对朱崖。鹭飞对鱼跃,宝钿对金钗。鱼圉圉,鸟喈喈。草履对芒鞋。

古贤尝笃厚,时辈喜诙谐。孟训文公谈性善,颜师孔子问心斋。

缓抚琴弦,像流莺而并语;斜排筝柱,类过雁之相挨。

 

丰对俭,等对差。布袄对荆钗。雁行对鱼阵,榆塞对兰崖。挑荠女,采莲娃。菊径对苔阶。

诗成六义备,乐奏八音谐。造律吏哀秦法酷,知音人说郑声哇。

天欲飞霜,塞上有鸿行已过;云将作雨,庭前多蚁阵先排。

 

城对市,巷对街。破屋对空阶。桃枝对桂叶,砌蚓对墙蜗。梅可望,橘堪怀。季路对高柴。

花藏沽酒市,竹映读书斋。马首不容孤竹扣,车轮终就洛阳埋。

朝宰锦衣,贵束乌犀之带;宫人宝髻,宜簪白燕之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