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异乡忠骨--周日拜谒南京广东山庄

(2015-01-25 19:30:12)
标签:

旅游

分类: 金陵漫记
http://s8/mw690/001NUHcYgy6PsBAOOAn27&690
            
http://s7/mw690/001NUHcYgy6PsBKs0PY76&690
         广东山庄位于南京市中央北路北崮山(公交25路北崮山西站下即到),是客居南京的两广人士的义庄,其原址位于三牌楼大街,三牌楼地名的来历也与其息息相关(三牌楼因三座牌楼而得名,广东山庄牌楼即是其中之一座),后因故迁至现址。愿客死异乡的忠骨得以安息,,,,,,,,入口牌坊上有四个大字“广东山庄”。上首是“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下首是“齐燮元”。这是一块1924年由时任江苏督军齐燮元题写的牌匾。

广东山庄小资料:

将“山庄”和公墓等同起来,这不是南京本地人的习惯。广东山庄即广东公墓,将公墓称为“山庄”,是南方人特有的称呼。广东山庄内至今还保存着一些民国碑刻,能够告诉我们广东山庄的来龙去脉。进入广东山庄右侧院墙上镶嵌着《重修广东山庄公墓记》,落款是“中华民国十有二年五月榖旦立”,证明此碑是1923年立的。旁边还有一通《重修广东山庄芳名录》。南京一直是各地商贾云集的所在。从清朝道光年间,有很多广东人在南京居住生活。广东人在今三牌楼大街建起了广东同乡会、两广会馆。清道光年间,广东同乡会在三牌楼大街买了块地,建了一座公墓——“广东山庄”,安葬在宁去世的广东老乡。广东山庄最辉煌的时期是太平天国时期,后清军攻克天京,开始屠城,广东山庄被毁。1941年,正是南京沦陷期间,日军涡川部队征用了三牌楼大街的广东山庄。广东同乡会只能另外募资,在中央门外张王庙买了一块地,将公墓迁到这里,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广东山庄,占地超过1万平方米。在广东山庄的墙上,还嵌着一块1941年1月立的汉白玉方碑,记载着那次迁墓始末:“本庄旧址在城内三牌楼,于民国三十年四月被日本涡川部队征用,遂募资购地建于此。”碑文中还有众位理事的名字。大多难以辨认,能认出来的为陈兆泰、林义铭、郭兴、中央酒家,理事长名叫李长根。

广东山庄埋葬的基本上都是广东籍人士。《老南京》版提到的“抗日粤军烈士墓”位于墓园中间位置,一排排的墓碑上,显示着墓主来自广东各个市县,包括台山、南海、佛山、东莞、新会、高州、清远、韶关等地。

广东山庄里还埋葬着很多名人!长眠于此的有国民党21兵团少将高参奚泽,有民族音乐家卢冲夫妇,大汉奸温宗尧也埋在广东山庄。

孙中山先生的广东籍卫士廖德鎏、冯俊、王全、欧锦由、何兴隆、黄达洪均葬于广东山庄。碑文显示,这些卫士出身贫寒,武艺高强,随孙中山先生南北奔走,甚至流亡海外,经历黄花岗、镇南关、武昌等战役。孙先生去世后,这些贴身卫士都在南京参加了奉安大典,后来又加入中山陵拱卫队,为先生守陵。在南京去世后,他们不约而同地埋骨于广东山庄。

广东山庄墓园里,还埋葬着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红色特工”的鲍君甫。鲍君甫,别名杨登瀛,五卅运动时参加了国民党左派的活动。1928年,鲍君甫加入中统,被委任为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驻上海特派员,在此期间,鲍君甫为我党提供大量重要情报,使得我党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下,多次化险为夷。鲍君甫晚年定居南京,一度穷困潦倒,在陈赓同志的关怀下,得到了一定补助。1970年,原籍广东香山的鲍君甫长眠于广东山庄。 

牌坊上有四个大字“广东山庄”。上首是“中华民国十三年二月”,下首是“齐燮元”。这是一块1924年由时任江苏督军齐燮元题写的牌匾。齐燮元,河北人,北洋军阀,曾经担任过江苏督军、苏皖赣巡阅使。抗战爆发后,他沦为汉奸,指挥伪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抗战胜利后,齐燮元被国民政府作为汉奸逮捕,1946年在南京被处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