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名作赏读(15):陈梦家及其诗

标签:
中国新诗名作赏读陈梦家一朵野花再看见你文化 |
分类: 新诗之旅 |
陈梦家(1911-1966)
http://s4/middle/6290b3baha3d2b956c9e3&690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
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他看见春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
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
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
野花孤独,却依旧“向着太阳发笑”,在醉人的春风里“轻摇”,多么自信,多么乐观——这就是生命的美。这不是井底之蛙的妄自尊大,而是直面残酷荒原现实的人生态度。
我们看到的岂止是一朵野花?生命如花,被束缚在时间与空间范畴中的人类无疑是同野花一样的短暂和渺小。即使是渺小的、卑微的生命,也应该乐观而现实地生存着,亮出最美丽的自己。应该像那朵野花一样,不悲观,不自叹,珍惜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充分实现中,在人生的生存搏斗中获得自我的超越,创造出完美的意境。
这首诗具有音律美,形式整齐,富于节奏感,适当的换韵又不至于单调,适宜朗诵。
再看见你
陈梦家
再看见你。十一月的流星
掉下来,有人指着天叹息;
但那星自己只等着命运,
不想到下一刻的安排
这不可捉摸轻快的根由。
尽光明在最后一闪里带着
骄傲飞奔,不去问消逝
在那一个灭亡,不可再现的
时候。有着信心梦想
那一刻解脱的放纵,光荣
只在心上发亮,不去知道
自己变了沙石,这死亡
启示生命变异的开端,——
谁说一刹那不就是永久?
我看了流星,我再看你,
像又是一闪飞光掠过我的心,
瞧见我自己那些不再的日子:
那些日子从我看见了你,
不论是雨天,是黑夜
我念着你的名字,有着生,
有着春光一道的暖流
淌过我的心。那些日子
我看见你,我只看着
看着你在我面前,我不做声。
我有过许多夜徘徊在那条街上
望着你住的门墙,一线光,
我想那里一定有你;我太息
透不进你的窗棂。只有门前
那盏脆弱的灯好像等着,企望
那不能出现的光明!更惨的
那一声低的雁子叫过
黑的天顶,只剩下我
站立在桥下。那些日子
我又踯躅在大海的边岸,
直流泪,上帝知道我;
海水对我骄傲,那雄壮
我没有,我没有;我只不敢
再看见青天,横流的海,
影子跟着我走回我的家。
这些我全不忘记,我记得
清楚,像就在眼前的一刻——
那时候我愿望
是一支小草,露珠是我的天堂;
但你只留下一个恍惚,
踟蹰的踪迹,我要追寻,
我不能埋怨天,我等着
等着你再来,再来一次。
就算是你的眼泪,你的恨。
可是到了秋天,我才看见
一个光明再跳上我的枯梢
雪亮,你的纯洁没有变更。
我听到落叶和你一阵
走近我的身边,敲我的门:
你再要一次的投生。
我本来等着冬来冻死,
贪爱一个永远的沉默;
这一回我不能再想,
我听到春天的芽
拨开坚实的泥,摸索着
细小细小的声音,低低地
“再看见你——再看见你!”
十一月二十五夜半
(选自《梦家诗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虽有理想与现实冲突带来的痛苦失落,但恰似少年时代的憧憬与悲伤,“尽管悲伤,仍感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李泽厚《美的历程》);如饮一杯山泉水泡的清茶,甜而不腻,苦而不涩,散发着淡淡的香气。绝没有凄苦哀绝的情调。
此诗想象力奇妙美丽,注重叙事性与抒情性、现实性与幻想性的组合;感情表达含蓄,情真意切,意味深长,激发人们对美与爱的倾慕与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