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新诗名作赏读(10):蛇乎?情乎?色乎?——三首关于“蛇”的新诗

(2011-03-24 21:24:40)
标签:

新诗

赏析

冯至

徐玉诺

邵洵美

文化

分类: 新诗之旅

作者 冯至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
                                        冰冷地没有言语——
                                        姑娘,你万一梦到它时
                                        千万啊,莫要悚惧!

                                        它是我忠诚的侣伴,
                                        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
                                        它在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

                                        它月光一般轻轻地,
                                        从你那儿潜潜走过;
                                        为我把你的梦境衔了来,
                                        像一只绯红的花朵!

                                             1926年 

                                (选自冯至《昨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点评】

    《蛇》作于1926年,诗人冯至还是北京大学德语系四年级的学生,但已发表若干诗文,作品渐趋成熟,《蛇》即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爱情诗,但与湖畔派诗人汪静之等热烈倾诉的情诗格调大为不同。此诗非常大胆地采用中外文学中多以负面形象出现的“蛇”为意象,将蛇这一冷血动物合理想象为相思主体——“我”的深刻“寂寞”,并戏剧化地设置蛇害“乡思”、蛇衔“梦境”等情节,巧妙而又理性地反映“我”浓烈的爱情。此诗以丑寓美,外冷内热,形成对立且富有张力的抒情内核,给人以复杂而新奇的阅读感受。

    诗共三小节。第一小节,以“蛇”之修长无声的外形特征喻“我的寂寞”和寂寞的原因。起笔即将“我的寂寞”这一抽象的情感,赋以具体的形象——“蛇”,奇特而冷凝。然后,用“冰冷地没有言语”,描摹“我的寂寞”与“蛇”的共性。情到深处,人自是孤独寂寞,而这孤独寂寞的表象应是无言而冰冷的。写到此,诗人笔锋一转,用“你万一梦到它时”,含蓄引出令“我”寂寞的原因——“姑娘”。同时,也为蛇在下面两小节因“热烈的乡思”而潜入姑娘的梦境做好铺垫。

    第二小节,以蛇栖息草丛的生活习性曲折表达“我”的强烈思念。在这里,蛇之“热烈的乡思”其实就是“我”的相思,蛇喜欢的“草原”,是“我”所思念的“你”的“乌丝”。蛇须臾离不开草原草丛,一旦离开,即要热烈地思念,由此隐现“我”的相思之茂盛浓密。这也是最后一节蛇在月光之夜潜返草原的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第三小节,以蛇行走时以口衔物的行为特点,写“我”的渴望。以蛇夜行“轻轻”、“潜潜”的特征,暗指“我”的思念无声无息;以蛇“衔”姑娘“梦境”,表达“我”渴望走进爱人梦中的热烈相思,而“绯红的花朵”似乎也暗示这相思会得到姑娘的回应,给诗平添一股甜蜜而热烈的色彩。

    为什么诗人以蛇作为核心意象,并设计这样的抒情线索?冯至解释创作该诗受到英国唯美主义画家比亚莱兹插画的启发:“画上是一条蛇,尾部盘在地上。身躯直立,头部上仰,口中衔着一朵花。”他说,比亚莱兹插画中的蛇“那沉默的神情,像是青年人感到寂寞,而那一朵花呢,有如一个少女的梦境。”冯至巧用画意,写出了一个青年因爱而生的寂寞和渴望。

 

 

跟随者

作者 徐玉诺

n                                   烦恼是一条长蛇。
n                                        我走路时看见他的尾巴,
n                                        割草时看见了他红色黑斑的腰部,
n                                        当我睡觉时看见他的头了。
 
n                                        烦恼又是红线一般无数小蛇,
n                                        麻一般的普遍在田野村间。
n                                        开眼是他,
n                                        闭眼也是他了。
 
n                                        呵!他什么东西都不是!
n                                        他只是恩惠我的跟随者,
n                                        他很尽职,
n                                        一刻不离地跟着我
【点评】
    烦恼如“蛇”,真够烦的!一想到蛇,差不多人人要悚然寒然,除非你是耍蛇的。
    《圣经》中耶和华诅咒蛇:“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阿门!蛇这真是自作孽,他本来是帮亚当、夏娃,教唆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智慧树上的果子,变得心眼明亮,知羞耻。结果,被上帝耶和华狠狠地“咒诅”:“用肚子走路,终生吃土”,此其一,其二如上。谁让他泄露上帝的秘密呢?!
    中国古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蛇是恶毒的恐怖的象征。
 

作者 邵洵美

 

                                        在宫殿的阶下,在庙宇的瓦上,
                                        你垂下你最柔软的一段
                                        好像是女人半松的裤带
                                        在等待着男性的颤抖的勇敢,

                                        我不懂你血红的叉分的舌尖
                                        要刺痛我那一边的嘴唇?
                                        他们都准备着了,准备着
                                        在同一时辰里双倍的欢欣!

                                        我忘不了你那捉不住的油滑
                                        磨光了多少重叠的竹节:
                                        我知道了舒服里有伤痛,
                                        我更知道了冰冷还有火炽。

                                        啊,但愿你再把你剩下的一段
                                        来箍我箍不紧的身体,
                                        当钟声偷进云房的纱帐,
                                        温暖爬满了冷宫稀薄的绣被!

【点评】

    这首以《蛇》为题的诗,是三十年代上海文坛知名人物、中国现代唯美主义代表邵洵美(1906—1968)所作,诗人留欧期间受到法国波德莱尔、凡尔伦等为代表的唯美主义诗人影响,喜欢以“爱”与“美”的名义表达肉体的需要,形成颓废主义的诗风。这首诗同样以蛇取譬为象,但带给人的是朦胧而略带颓废的色欲之感,这与冯至《蛇》中所表现的清新美好的青春爱情绝然不同。看来,诗人们不同的审美取向,最终决定了诗歌情感境界的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