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初七人庆节
祈福纳吉保平安
作为春节这个大节日中套着的一个小节日,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七,传说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据了解,“人日”亦称“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的生日。后来,古人在这一传说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一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如女娲造人的故事等。
人类的繁衍至关重要,所以古人对“人日”特别重视,并形成了众多节日活动。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在“人日”这天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初七这天,将七种菜合煮为羹。“羹”与“更”谐音,意味着更新之意,体现出了古人祛病避邪,求吉纳祥的美好愿望。
据相关史料记载,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辞海》中收录有“人胜”“人胜节”等诸条目。
除了食菜羹、戴华胜之外,古时还有登山、饮酒、捞鱼生、求子、吃面条、吃煎饼等风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