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话面条
面条,可擀、可削、可拨、可抿、可搓、可压、可漏、可拉……做法之多真是洋洋大观,而且,地域不同,面食特色也各异。刀削面,是山西的特色面,开刀削面馆的,不论是不是山西人,都要写上:山西刀削面。拉面,自然是兰州的有名,出门在外,不论走到大都会,还是小县城,总能见到兰州牛肉拉面的“金字”招牌。扯面大概是陕西的好,不过最出名的要算是裤带面,真有裤带那么宽,长得好半天吃不到尽头,一大碗面里,有两根就可以盛得满满的。在嘴里的感觉是:筋道、爽滑,加上酸辣的汤水,可以连吃带喝,真过瘾。
给长辈做寿的时候,有吃寿面的习俗。寿面要切得细而长,取长寿的意思。小时候专爱看人切面,擀薄的一大片面,撒上些干面粉,用擀面杖卷起来,一折一折叠成长条,然后挨刀密切,切完后用手一提,便是一把细长的面条。那切面的节奏也很好听,咣当、咣当、咣当,让人感觉有一种紧迫感。
李笠翁在《闲情偶寄》中介绍两种做面法,很特别,一是“五香面”,一是“八珍面”。五香者,酱、醋、椒末、芝麻屑、焯笋或煮虾之鲜汁。做时先以椒末芝麻屑二物拌入面中,后以酱醋及鲜汁三物和为一处,不再用水,要切得极细。“八珍面”的做法更为繁琐:“以鸡、鱼、虾三物之肉,晒极干,与鲜笋、香蕈、芝麻屑、花椒四物共成极细之末,和入面中,与鲜汁共为八种。酱醋也用,而不列数。拌面之汁,加鸡蛋清二盏更宜。”两种面都不曾吃过,但看其用料做法,一定是“咂之有味”。
跟这样繁琐复杂的面比起来,我小时候常吃的一种葱花面做法就简单多了:面条在锅里一滚后捞出,加上适量的开水(不要原汤,取意清淡)。先放好盐醋,然后用铜勺烧开清油,放入切细的葱丝、调料炸至焦黄,淬入碗内。此一淬乃是关键,油须烧到,葱丝须炸焦,淬时要趁热,入碗后听得见响声。这种面做出来,油星、葱花浮在上面,很是好看,而且香气四溢,吃起来清爽利口。小时候,父亲晚上下班回来,自己和一小团面,要做这样的葱花面。我们都已经睡下了,闻到淬葱花的浓烈香味,食欲又给勾出来了,但父亲只做一碗,我们只好在被窝里干眨眼、咽唾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