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头山
老头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577
  • 关注人气:3,7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艾在端午

(2021-06-12 11:12:08)
标签:

健康

教育

情感

杂谈

分类: 杂谈
艾在端午



艾在端午

 

    我国传统节日中有一个是月亮的节日,那是中秋。有月亮的,就有太阳的,端午,又称端阳,那就是太阳的节日。中秋节要在晚间过,而端午节是在正午过,借助太阳驱邪。

    艾,是端午节的主角。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端午节的二十多个别名之一的“艾节”,也是以“艾”命名的。

    艾,种类多,一般常见的有野艾、草艾。草艾又分大小两种,大艾,别名艾蒿、艾草、香艾、灸草﹑医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为菊科艾属,株高可达一米许,常成群生于路旁、墙脚或草坪中,叶面绿色,叶背呈灰绿色,生有绒毛,可做中医针灸用的艾炷。李时珍称艾“以蕲州者为胜”,蕲艾闻名全国。苏北邳州有艾山,传说六十年出一次神艾,可治百病。端午节所用的艾,即是这种。

    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暑气交互转换之时,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人易生病。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致,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端午为“恶日”。

    屈原投江之前的端午节习俗,就是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辟邪驱毒保平安为主题的。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代的一些经史书籍常有端午节“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烟、洗艾浴”等民间习俗的记载。

    每至端午节之际,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游魂无迹任西东,装点柴门沐艾风。”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防蚊虫,“避邪却鬼”。

    古代端午节,人们还以艾制作“艾人”、“艾虎”悬挂和佩饰,用以辟邪除祟。

   自古至今,艾在端午受到了人们的挚爱,人们用它招百福、辟邪祟、祛毒害,这并不是随意而偶然的。据专家考证,艾用于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孟子也说过:“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艾叶的药用价值。千百年来,艾在端午的“走红”,显然还是看重其“药用价值”。艾在端午,客观上也起到了卫生保健的作用。有人把端午节称为古代“卫生节”,也是不无道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假如……
后一篇:学会宽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