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君子坦荡荡
出自《论语·述而篇第七》。原: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君子胸怀广阔肚量博大,小人气量狭。
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格言。但说来容易做来难。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跟各色人等打交道,肯定不会总是坦荡荡,有时候难免“戚戚”一番。就像佘祥林这样的冤大头,当他们走出大牢,我们没有权力要求他们做坦荡荡的君子,像演戏一样,言不由衷地说感谢谁谁的官话。相反,他们有权利大哭一场,并索求法律允许的最大数额的经济赔偿。
问题是“坦荡荡”这三个字,什么人可以做到,什么人应该做到,什么人必须做到?若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看,是否可以把“坦荡荡”理解为“领导若坦荡荡,百姓就不会长戚戚”。掌握权力的人如果能够宽宏一些,雅量一些,这社会就会多一些和谐。
坦荡荡是一种修养,一种操守,一种为人处事的艺术,也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秘诀。不过为健康考虑,还是尽可能多一些坦荡荡,少一些长戚戚为好。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