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圌山公园游记
标签:
镇江圌山 |
分类: 江苏旅游 |
千年聚瑞无双地
——镇江市圌山公园游记
初闻圌(chuí)山之名是2014年协办北大地科院第五期全国优秀中学生地学夏令营,从活动方案中看到,作为夏令营在镇江市的野外地质考察点。圌山原名瑞山,秦始皇东巡途经此地,认为“瑞”有王者之气,怕出圣人来夺其江山,传旨将瑞字左边的“王”去掉,用“囗”将余下的“专”框起来,以免王气外泄危及万年江山,于是这座山便叫做“圌山”,顿生向往登临之心,2016年3月30日下午才得偿夙愿。
来到圌山公园,只见山岭蜿蜒如垣,主峰海拔258.2米,为宁镇丘陵东端最高峰,高度虽然不大,山体上部崖壁陡峭,山巅宝塔矗立,气势不凡。山前坡积物堆积,坡度缓和,水土丰足,树木密布,植被以落叶树为主,芽叶初生,生机勃发。公园门口小河环绕,登山小道经由一座汉白玉的叠翠桥向主峰延伸,呈之字形盘旋而上,两侧有人工栽种的竹木花卉,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山体上部岩石裸露,多为含铁质较多的红色角砾岩,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岩层弯曲,多褶皱断层构造,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坡度陡峭、怪石嶙峋,山岭瘦削,洞穴发育,主峰西南山脊有一天然洞穴名曰“箭洞”,顶高百丈,两边巨石突兀,中间山壁洞穿,远看有如悬空而架的天桥,传说是后羿射日时一箭误穿而形成的。我的理解是由于山岭两坡多次发生滑坡和崩塌作用,而形成的穿洞和天生桥。
报恩塔位于圌山之巅,塔高三十余米,七层八面,砖木结构。建塔人是明崇祯年间陈观阳。陈观阳是镇江东乡人,自幼家境贫寒,在家乡父老的哺育下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官至明代吏部尚书。为报答家乡父老养育之恩,鼓励后辈认真读书,倾其历年积蓄建成此塔,命名“报恩塔”,以激励后人勤奋读书,知恩图报。后来,此塔竟成长江航道上的标志。溯江而上,这是航行者见到的第一座塔,故又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塔”。
立于圌山之巅,放眼四顾,端的是大地锦绣,气象万千,不由得想起辛弃疾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意境。只见群峰绵延,山势纵横;大江如带,蜿蜒环绕。山麓麦田青青,油菜金黄,工厂沿江分布,烟囱林立,正北方一峰突兀五峰并列,名为五峰山,又称五尖山。层峰峭壁,奇石嶙峋,直插江边,形势险要,把两公里多宽的江面勒成了不到一公里的隘口,这就是万里长江闻名的“圌山关”。有“一夫当天,万夫莫开”之势,自古为长江下游重要关隘,兵家必争之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