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观摩小记

标签:
江苏宜兴中学校园文化校园 |
分类: 名校风采 |
惟精惟一绵教泽
——江苏省宜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观摩小记
2014年5月7日下午参观江苏省宜兴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宜兴中学现在的校园位于新城区,是由政府出资兴建完工后学校直接搬迁入住,校园呈中轴对称,连廊勾连的欧式建筑风格,宜兴中学搬入后为了传承学校“教授之乡” 英才辈出的悠远文脉、“陶都名校”薪火相传的绵延教泽,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建设,主题突出,特色鲜明。
惟精惟一、传承校史。以前到省宜中的老校园,进门即见太湖石上镌刻的校训:“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新校区进大门中轴线大道名为“精一路”,校门内侧镌“惟精惟一”;大道灯杆旗为蒋南翔等著名校友介绍;大道东侧为“南翔体育馆”和“弘文教学楼”,西侧为“悲鸿艺术馆”和“培源科学馆”;大道顶端为校园主体建筑名“精一楼”,大楼门厅中央红色花岗岩卧碑,阳文金字校训:“亲爱劳苦,惟精惟一”。这古朴典雅的校训来自校史的源头,创建于1928年2月的“精一学社”。当时还配有一副对联以彰其义:“亲其师,爱其友”;“劳乃体,苦乃心”作为师生的行为准则。而今则是在“弘文教学楼” 的西山头展示学校的三风:“校风:求实、求精、求美;教风:从严、从活、从新;学风:自信、自学、自律”。精一楼大门前左右两旁雕塑,东侧为“思源”,西侧为吕梅笙、程伯威、路洞曾、程叔迈、钱凤绾等创办 “精一学社” 的五位前辈群雕。
以德为本、铸造精神。校园西门内直达精一楼前的东西大道名为“明德路”。道路两旁以灯杆旗和刻字石的形式,倡导“忠”、“仁”、“礼”、“信”等传统儒家道德修养要求。道路南北两侧安置孔子讲学和儒生于月下园林之中切磋学问的石雕。
人文校园、作育英才。校内教学区的环形道路名为“聚贤路”,沿路建于三座石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以桥寄托寓意深远。一桥名“九思”,出自《论语·季氏篇第十六》中记载的孔子“君子有九思” :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一桥名“梦溪”,出自《梦溪笔谈》,一桥名“”文心,出自《文心雕龙》。“精一楼”门厅悬挂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手书“教育之楷模”,曾任台湾大学校长的虞兆中先生手书“启发智慧、提升品格”;“弘文教学楼” 门厅悬挂台湾连战先生手书“弘文明德”以及办学理念:“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陶都特色、熏陶陶艺。学校内摆放宜兴特产的均陶花瓶、鱼缸等摆件装饰,学校创建成江苏省《紫砂文化艺术》课程基地,开发校本课程《陶艺欣赏与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充分体现宜兴作为我国陶都的地方特色,弘扬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