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跃飞
王跃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281
  • 关注人气:1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2013-11-10 10:08:35)
标签:

山西

景点

诗文

旅游

分类: 汉语言文学知识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一、诗词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游晋祠

金农

叔虞祠不改,水木发清妍。

蔼蔼长生树,泠泠难老泉。

影为青伞云,味在玉浆前。

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弦。

【作者】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题解】西周初年,周成王平定唐地(今太原一带)叛乱后,封其弟姬虞为唐侯。晋祠,原为晋王祠(唐叔虞祠),为纪念晋王及母后邑姜而兴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的晋水之滨。难老泉宋塑仕女像、周柏隋槐被誉为晋祠三绝

【注释】①不改:指晋祠风貌不改当年,依然清秀妍丽。蔼蔼:树林茂盛的样子。长生树:指周柏隋槐等古树。③青伞:指参天古树的苍翠枝叶。玉浆:喻泉水清凉甘美。凉堂:指圣母殿,是晋祠的主要建筑。七弦:乐器。这句是说,风吹万木如七弦琴声。

【简析】这首诗句句不离晋祠三绝,抓住晋祠的最可看处,来展现晋祠风貌,给人印象深刻。而且诗人还是一位出色的导游,指点人们如何欣赏晋祠之美。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题云冈石窟寺

宋昱

梵宇开金地,香龛凿铁围。

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

檐牖笼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

邀福功虽在,兴王代久非。

谁知云朔外,更睹化胡归。

【作者】宋昱,唐代诗人。

    【题解】云冈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大同市西 16公里的武周山山麓高处(故称“云冈”)。始建于北魏年间,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洞窟53个,石雕像5万余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艺术宝库。

 【注释】①梵宇:指佛教的石窟。金地:双关语,指黄土地,宝地。②龛(kān):供奉佛像或神位的石室或小阁,这里指石窟。铁围:指武周山的陡崖。由长石石英岩组成,铁红色。③众灵:指洞窟中各种飞禽的雕像。云朔:云,云中郡,今大同市;朔,朔州。化胡:西晋惠帝时,天师道祭酒王浮每与沙门帛远争邪正,遂造作《化胡经》一卷,记述老子入天竺变化为佛陀,教胡人为佛教之事。

    【简析】这首诗开头两句,简洁地勾勒出石窟所处环境的不凡气势,接着六句细致描摹石窟的神奇,使人仿佛进入一个神话般的幻境之中。结尾四句又从幻境回到人间,表达了对人事变迁,世事难料的感慨。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游悬空寺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

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弯岩畔月,半壁画中禅。

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作者】邓克劭,字如许,灵丘人。诸生,清代诗人,有《自适集》。

【题解】悬空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市65公里。始建于北魏后期,悬空寺处于恒山两座主峰天峰岭和翠屏峰之间的峡谷中,紧贴在翠屏峰半腰峭壁上,距地面高约50米,其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奇、悬、巧”三个字,是恒山第一奇观。

【注释】①石屏:翠屏峰的峭壁。②净土:佛土。③岑楼:像山一样高的楼,即悬空寺。

    【简析】这首诗一写悬空寺的奇险,壁立千仞、古寺悬空,写的惊心动魄;二写悬空寺的宁静,明月清辉、山景如画,超凡脱俗,写得诗情画意,表现出诗人游览悬空寺的真切感受。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题应县木塔

乔宇

矗矗栏杆面面迎,盘空万木费支撑。

山川一览云中胜,烽火遥连塞上兵。

岁纪辽金留住迹,郡经秦汉有威名。

云梯踏遍穹窿顶,蜂蚁纷纷下界行。

【题解】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经历代重修,惟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呈平面八角形,外观为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曾经历七次大地震,始终巍然不动,为建筑奇迹。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注释】①岁纪:指岁月记载。纪同“记”。 穹窿:借指天空。蜂蚁:从塔顶俯视,人如蜂蚁,极写木塔高耸入云的非凡气势。

【简析】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诗人只写登临木塔时最强烈的感受,在结尾浓缩成十四个字,把这种感受推到了最高潮,所以给人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台山杂吟

元好问

颠风作力扫阴霾,白日青山四望开。

好个台山真面目,争教坡老不曾来。

【作者】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金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自号遗山山人。祖系拓跋氏。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进士。曾任镇平、内乡、南阳令,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等职。金亡不仕。工诗文,是金代文坛领袖。

【题解】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境内,有五座山峰环抱,五峰峰顶宽阔平坦,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山。寺庙林立,最盛时有寺庙300余座,台内现存寺庙39座,台外8座。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注释】①颠风:山顶上的大风。②争:怎。坡老:指苏轼,苏轼号东坡。

【简析】这首诗借用苏轼咏庐山的笔法来吟咏赞美五台山,富有禅学意味,别具一格,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列,可称双璧。

二、对联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晋祠门联

刘大鹏

巍巍冠盖日纵横,景其美兮,景其淑兮,景其灵兮,晋阳焜耀无双地;

混混源泉时潋滟,清且涟猗,清且直猗,清且沦猗,山右声名第一区。

【作者】刘大鹏(1857-1942),山西太原市南郊区赤桥村人。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当过塾师、小学教员、校长、县议会议长,后来长期经营小煤矿。从1890年起,刘大鹏记日记51年,后被整理为《退想斋日记》。

【注释】①冠盖:指晋祠所依傍的悬瓮山高耸雄峙,如冠盖护佑着晋祠。②景其淑兮:景物清湛。淑,水清而深。③灵:灵气,灵性,鲜活。④晋阳:太原。焜耀:焜,明;耀,照。⑤混混:同“滚滚”。⑥ 清且涟猗:语出《诗.魏风.伐檀》涟,风吹起水面微波。猗,语气词,无实意。直:水流的直波。沦:小波纹。⑦山右:中国古代,坐北朝南。坐于太行山,则太行山右侧为山西省。故也将山西称为山右。

【简析】《晋祠志》云:“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这副长联用排比句式,形象地描绘了晋祠绚丽多彩的景物,突现了悬瓮山的雄伟壮丽和难老泉涓涓之鲜美。作者巧妙地化用诗经词语,使晋祠更富于典雅悠远的韵味;用“”“ ”作为衬托词,语气畅和优美,增强了联语的文化内涵。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圣母殿联

杨廷璇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洌洌有本亿万年,与世长青。

【作者】杨廷璇,晋祠当地人,清乾隆年间乡绅。

【题解】圣母殿是晋祠中轴线的最西的建筑,前临鱼沼飞梁,后拥悬瓮山峰,殿内供奉唐叔虞之母邑姜塑像,是晋祠的主殿,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宋塑侍女像精美,保存完好。晋水源头位于晋祠内,共有三泉。鱼沼泉和善利泉时流时枯,难老泉则长流不竭,泉水自地下约5 米的岩石中涌出,平均流量约每秒1.8 立方米,常年水温保持在17,清澈见底。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周柏隋槐、难老泉、宋塑侍女像,被称为晋祠三绝

【注释】①汾西:汾河西岸地区。②三分南,七分北:难老泉初出之处有潭,潭中间建一石堤,堤凿十孔圆洞,南三北七,作为分水标准。以“人字堤”作为南北两河分界,使难老泉水三分向南流,七分向北流,灌溉农田。③淆(xiao第二声):搅乱。④瓮山:即悬瓮山。

【简析】难老泉为晋水之源,本联歌颂其“惠流三晋”的公德及“水如碧玉”的美好品质。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雁门关联

佚名

三边冲要无双地;

九塞尊崇第一关。

【题解】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城西北20公里的雁门山雁门之口,又名西陉关,两山对峙,其形如门,向为军事要隘。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形势雄固,墙垣上筑有垛口。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 天险二字,门上建 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西门门匾上刻 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为纪念北宋名将杨六郎(即杨延昭)。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 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本联。

【注释】①三边:古称幽州、并州凉州为三边,后泛指边疆冲要:同“要冲”,军事上或交通上重要的地方。②九塞,指古代的九个要塞,雁门为其一。 

【简析】雁门关北扼朔漠,南控中原,形势极为险要。在历代长城上千座雄关中,历史悠久而又绵延不断者,首推雁门。这副对联正说明了雁门关形势险要和历史悠久的情况,称之为中华第一关,当之无愧。

应县木塔联

佚名

俯瞩桑干,滚滚波涛萦似带;

遥临恒岳,苍苍岫嶂屹如屏。

【注释】①俯瞩:从高处往下看。桑干:指桑干河,发源于山西管涔山,是永定河(海河)的上游。②萦(yíng):围绕。③恒岳:指北岳恒山,在山西浑源县境内。④苍苍:颜色深青的样子。岫(xìu)嶂:指山岭。岫:有洞穴的山。嶂:直立如屏风的山峰。

【简析】登临塔上,周围景色尽收眼底。此联以眼前之景取譬,喻桑干如带,恒山如屏,虽不尽新颖,但贴切自然。一 “俯” 一“遥”之中,其情其景,令人目眩心驰。点出了木塔之孤标凌空,无所遮拦的景况。

五台山中台顶联

佚名

五台十景奇天下;

三教九流冠古今。

【题解】中台也名翠岩峰,位于台怀镇西北10公里处,地形状如雄狮,海拔2894米,仅次于北台顶,为五台山五大主峰之第二高度。中台是东南西北四座台顶的中心,中台顶建有一寺院,名曰演教寺,创建于隋,寺内供“儒童文殊菩萨”。山门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御书匾额“敕建大中台顶”,殿内有“威震中央”额及本联。

【注释】①三教:儒道佛。②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九家。③冠古今:盖过古今。

【简析】五台山世称清凉世界,既有奇异的自然风光,又有光辉的历史文化。本联采用驭繁就简的手法,轻描淡写,以“五台十景”和“三教九流”揭示了五台山深厚的文化内涵。辞约义丰,对仗工整。

三、游记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山西旅游景点诗文

恒山记

乔宇

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

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余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至正德间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镇渎,经浑源。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

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最多珍花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上七里,是为虎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蒙蒙然,怪其太茂。从者云,是岳神所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斤不敢至。其上路益险,登顿三里,始至岳顶。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相传飞于曲阳县,今尚有石突峙,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诗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景,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作者】乔字(14571524),字希大,山西乐平(今昔阳县)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登进士第,明代文学家。

【题解】恒山在山西东北部浑源县南,为五岳中的北岳。恒山为东北朝西南走向,绵延300余里,主峰玄武峰,海拔2017米。明代以前所称北岳恒山为今河北曲阳北之大茂山,清顺治年间,据星象分野,北岳移祀今恒山。顾炎武《北岳辨》考证甚详。本篇据《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录出。正德十六年(1521),武宗去世,世宗即位,作者赴西北宣谕,顺道游览恒山。本文即记其事。

    【注释】①纷:多。缀:连缀,不断记载。这句是说,关于北岳恒山,典籍中多有记载(按下文所引《尚书》等所记,多指今大茂山)《书》著句:《尚书舜典》载,虞舜巡狩至于北岳。《水经》:我国第一部记述河道水系的专著,旧传为汉代桑钦撰。《福地记》:指《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旧署五代蜀杜光庭撰,为记述神仙灵境的道教书籍。②予家句:作者乔宇家乡为乐平(今山西左权县),在太行山西侧。白岩山位于左权东北的山西、河北之间。③正德:明武帝朱厚照的年号,共十六年(15061521)。改元:改换年号,这里指15214月明武帝去世,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改年号为嘉靖。按制,新帝即位之次年方起用新年号,1521年仍用正德年号,所以说正德间改元西蕃:指当时甘肃、青海一带的各少数民族。园陵:帝王的墓地。镇渎(dú):大山大川。这句是说,向西北少数民族和看守园陵的官员、镇守山川的将领通告旧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号的事。 ④冯冯(píng)盛壮煴煴(yūn):微弱。这句是说,山势有高有低,有起有伏。载喜载愕:又喜又惊。 敛色:收起惊喜的表情,表示敬肃。迤(yǐ):曲折地沿着。不类:不一样,不相似。映带:景物互相映衬,彼此关连。俯深:向下看深处。窥:从深处、隐蔽处看。缘虚:在虚无的空间攀援。历空:经历天空。横松:松树枝干多横向生长,故云。⑤虬(qi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衍:向四处展延。蒙蒙然:盛多。宝护:以为灵宝,加以保护。登顿:爬爬停停。⑥豁(huō)然:像是裂开的样子。中虚:中间是空的,缺了一块。相传句:相传那缺少的山石飞到曲阳县去了。曲阳县,即指大茂山所在的曲阳,今属河北。突峙:耸立。就祠:前往祭祀。⑦岳灵:指北岳之神灵。寓:居住走千里之民:谓千里以外的百姓走了很久。庙下:此指深源的恒岳庙。有祷辄应:有求必应。赫:显耀。昭:光辉。⑧渔阳:古郡名,地当今北京以东、天津以北一带。上谷:古郡、名,地当今河北张家口至北京昌平一带。⑨奔峰来趋:山峰奔驰而来归附。,归附。隐隐:隐约,不分明。翠屏:山名,在浑源南。五峰:山名,在浑源东。画锦:山名,在浑源西北。封龙:山名,又名龙山,在浑源东北。俯首伏脊:低头弯腰。这句以周围各山衬托恒山之高。⑩有虞:有虞氏,即虞舜。会朝之事:即指虞舜巡狩北岳,接受北方诸侯的朝见。怆然,伤悲的样子。灼(zhuó):鲜明,清清楚楚。

【简析】本文并不着力于恒山风光景物的描摹,意在寄慨。所以开头引证虞舜北巡恒山,以尊北岳,未了想起有虞君臣会朝而怆然,托怀先帝;又说自己对恒山长久窃慕怀想,有志壮游,而以梦兆得现,知兹游非偶然作结。这前后照应,便见出作者心绪和本文立意。因此在登山游历的简括记述中,写风景则突出繁荣和雄伟,写感想则强调神灵,而寓意于兴国家,正传统,抚边蕃,有大臣气度,合封建体统,却处处围绕北岳,不离本题。有寄托,讲章法,词典而雅,情婉而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